实验室→生产线,两江新区如何助力科研“开花结果”?
2025-07-10 21:31
近日,
记者走进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的
重庆数元道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数元道”),
实验室内,
科研人员们争分夺秒展开科技攻关,
个个精气神十足。

▲数元道。张洋洋 摄
“LumiSword热成形钢项目已经通过了新区‘拨投结合评审会’,等第一笔资金到账后,就会加快产品推广进度。”数元道董事长赵岩向记者透露,当前正与多家车企同时沟通认证事宜,预计产品投入市场后年产值可达千万。
实验室内,材料工程师隆聪指着LumiSword热成形钢样品向记者介绍,“我们自主研发的LumiSword热成形钢主要用于汽车AB柱和防撞梁等关键部位,既轻便又安全稳定,综合成本还比进口产品低30%-50%。”

▲产品图。数元道供图
去年底,LumiSword热成形钢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实现了试生产。
尽管产品优势在实验室、生产端都得到了验证,但要真正走向市场,还有一个必经环节:车厂的产品认证,这又需要不少的资金支持。
“如果找社会资本来投资,提出的条件会很苛刻,而且他们更看重短期收益。”赵岩表示,对于像数元道这样的科创型企业来说,早期投入大且短期收益并不明显。
一边是急需新技术的企业没有成果,
一边是高投入的科研项目
缺乏资金支持,
如何破题,
助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明月湖
经过大量走访调研,通过借鉴江苏、上海等地相关经验并结合新区实际,两江新区探索出“拨投结合”新模式,主要针对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的原创性核心技术项目等。
如何判断项目是否具备上述条件?协同创新区公司科创服务组副组长张杰介绍,在立项前,会通过技术专家、行业代表和金融机构等多方评审,对项目进行综合判断。
接下来,
围绕项目的“拨投结合”
可大致拆分为2个阶段
在项目研发前期,以科研经费的形式支持课题研发,让团队专心攻关技术难题。
等项目成立公司后,再将前期的支持资金转化为初始股权,对企业进行风险管控。
张杰进一步解释:“持股比例基于初始投资金额计算,随企业下一轮估值变动而调整,会把增值权益让渡给科研团队,鼓励大家面向市场需求做研发,激励团队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
已经有4个优质项目
通过评审即将获得资金支持,
越来越多的创新种子
在两江新区落地发芽。
“拨投结合”是两江新区深化科技创新领域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接下来,两江新区将持续优化“拨投结合”等科创投资模式,着力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科创服务生态圈,为科技创新增添新动能。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