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批13家“北斗星”“启明星”企业,两江新区占5家!
2025-06-18 15:30
近日,
重庆市“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
(第一批)名单公布,
我市中移物联网、马上消费、
中冶赛迪信息等13家软件企业入选,
两江新区企业占5家。

▲市经济信息委网站截图
这份名单,
仅是重庆软件产业“繁星满天”的图景一角。
根据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到2027年,重庆将培育超50家“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软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北斗引领、启明带动、繁星满天”的发展格局,助力成渝地区建成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
首批入选企业主要集中于
工业软件、汽车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三大领域,
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
入选“启明星”软件企业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风控系统,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累计研发投入超50亿元,自主研发1000余套业务系统,提交发明专利申请超2600件,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73%。
从区域分布来看,
首批13家企业全部位于产业核心区,
形成“核心引擎牵引、多点协同发力”
的空间布局。
其中两江新区为最大聚集地,
产生了5家“启明星”软件企业,
涵盖金融科技、工业软件、生活服务等领域。
市经济信息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介绍,按照软件企业的发展规律和需求,自2023年起,建立“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梯度培育库。在培育标准方面,“北斗星”软件企业要求人员规模5000人以上,或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启明星”软件企业为人员规模1000—5000人,或者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
入选“北斗星”“启明星”的软件企业,将获得政府部门各方面的支持。
比如,推荐“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支持参与“揭榜挂帅”项目,鼓励牵头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
此外,还将支持“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水平。
围绕“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培育等挖掘开放应用场景,以应用场景促进关键技术、系统平台等创新升级。

在马上消费科技创新发展部总经理赫建营看来,成为“启明星”软件企业后,企业不仅能获得研发补助等政策支持,降低创新成本,更重要的是市场认可度能得到大幅提升,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还将深度接入重庆软件产业生态圈,与行业企业共同攻关,实现突破创新。
目前,首批13家企业已纳入“一企一策”专项服务机制。“企业梯队建设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支点。”市经济信息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表示,通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链群带动力、生态主导力的“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将推动全市软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发展整体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