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还可以这样读?《骆驼祥子》跨学科教学新范式在重庆第一双语上演
2025-03-31 15:05
近日,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第一双语学校举行第三届《骆驼祥子》话剧展演。此次活动将整本书阅读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融合,让学生们开启一场围绕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现代医学、历史艺术等跨学科知识的沉浸式阅读之旅。
据了解,根据名著阅读课程化探索的四阶段导读——引读、促读、研读、展读,学校将《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分成四个课段。这次话剧展演正是最后一阶段的课程。整出戏剧将整本书24章节整合为16幕剧,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
▲话剧现场
16幕剧中每一幕都植入了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如经济学供需曲线解析买车市场逻辑,地理学还原北平城郊地形,政治学剖析劳资关系,现代医学对比接生方式……这些设计拓宽了语文运用领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幕布的升起与落下中,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角色的挣扎,更拓宽了认知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前期,学生们利用废弃材料搭建起一个个微型骆驼模型,体验老北京的手工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祥子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民俗展台
民俗展区也在今年第一次亮相,现场16个精心布置的民俗展台,糖画铜勺勾勒出祥子拉车的剪影,豆汁儿的酸香里飘着老北京的吆喝声,皮影戏幕布后学生正演绎人力车夫的悲欢......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理解《骆驼祥子》的文化背景。
“这不仅仅是一场话剧演出,更是对《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的沉浸式体验,也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生动实践。”重庆第一双语学校校长张鸣表示,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学校以《骆驼祥子》为载体,构建了立足语文学科本体、融合多学科视野的学习矩阵,旨在推进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学生生活之间的协调和融通,形成批判性思维,激发创造性学习。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