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报道开州高新区:打造三峡库区“智造重镇”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0-18 13:51

◎本报记者 雍 黎

金秋十月,秦巴山下,浦里河畔的重庆开州高新区,一片山、水、产、城和谐共生的美景。园区内工厂有序分布,一辆辆满载产品的大货车停在厂房外,准备将这里生产的反渗透膜、锂离子电池等产品运往欧洲、中东等地。

近年来,开州区坚决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高新产业。开州高新区是开州区发展绿色高新产业的核心。这里正奋力打造重庆重要的绿色工业集聚区,加速向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迈进,不断壮大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努力构建支撑有力、产业优化、智能先进、亩产高效、生态良好的三峡库区“智造重镇”。

梯度培育创新主体

在开州高新区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区,董事长余景海向记者演示了他们的水处理技术:他将一杯浑浊的水倒入一台水处理设备中,随着设备的运转,原本浑浊的水迅速变得清澈透明。经过设备过滤后的水,其总溶解性固体物质(TDS)值从原来的300PPM降至10PPM以下,远远优于直饮水标准。

“这就是我们的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它能够过滤掉水中直径为0.0001微米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重金属等。”余景海说。

反渗透膜被誉为水处理行业的“塑料芯片”。此前,我国这些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然而,随着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的崛起,国产反渗透水处理技术逐渐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抢占部分国际市场。

开州区科技局局长邱军政介绍,开州区积极支持开州高新区建设,形成了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区科技局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按照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逐级培育。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开州高新区梯度培育的成果之一。

目前,开州高新区已累计入驻科技型企业186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德凯实业、天致药业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亚特蓝、海通环保、幂天科技、植本环保、佳宝成等9家企业也进入了上市企业储备库。

大力支持绿色工业

在碧绿的浦里河畔,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建电子”)展厅内展示的产品琳琅满目。紫建电子是一家专门生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2011年在开州高新区诞生,如今的用工规模已超5000人,年产值超10亿元,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了由小到强的华丽蜕变。2022年,紫建电子成功登陆创业板。紫建电子副总经理汤崇院介绍:“公司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变为高科技企业,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园区政策的培育和支持。”

近年来,开州高新区努力探索在山区库区走一条含绿量高、含金量高的绿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子。40平方公里的开州高新区,在智能制造、化工医疗、智能家居、电子信息等产业细分赛道上展现出勃勃生机。

开州高新区党委副书记张隆祥告诉记者,围绕紫建电子、德凯实业、天致药业、亚特蓝等一批龙头企业,开州高新区“1234”现代制造业集群正在崛起:“1”即电子信息主导产业;“2”即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两大支柱产业;“3”即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三大特色优势产业;“4”即现代中药、智能家居、玄武岩纤维、农机装备四大战略“新星”产业。

“我们在工业布局、功能分区、环保安排等方面,都按照山区库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进行一体规划、一体实施。”开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杨宏介绍,为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开州区为开州高新区制定了绿色产业图谱,严把招商引资的关口,将高耗能、高排放和低水平的项目拒之门外。同时,为绿色企业大开方便之门,该区出台了支持绿色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坚持数智赋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开州高新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近4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园区GDP的60%,绿色GDP总量位于山区库区前列。

向新、向高、向绿,开州高新区正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书写着三峡库区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 科技日报  
编辑: 詹米璐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