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今年前8个月新入库489家科技型企业
2025-09-12 09:03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江津区新入库489家科技型企业,增量位列主城新区第1位,科技型企业总量达2930家,位列主城新区第1位。
为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江津区实施“五个一批”举措,包括依托“团结湖”“西部食谷”等产业园孵化一批,支持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等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办一批,鼓励链主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投资产业化项目、业务剥离等方式派生一批,聚焦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从达标企业中挖掘培育一批,围绕重大科创产业项目、高水平团队、高质量成果和高价值专利引育一批。同时,建立3489家后备科技型企业动态培育库,筑牢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蓄水池”,形成“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在创新项目上突破一批,重庆驼航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高寒重载无人机研发及应用”项目成功获批市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专项立项,获得1000万元支持;重庆齿轮航空高速机电复合动力系统项目、晶帆光电1080P像素LCOS芯片项目等16个项目获市科技局2025年企业科技联合攻关行动计划支持;依托“市级引导区县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今年组织征集13个科技项目。
在创新能力上提升一批,江津企业共斩获15项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中建桥梁荣获企业技术创新奖,创精温锻参与的“梯度异质结构长寿命锻模关键技术”及新承航锐等参与的“高端装备用先进钢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充分彰显了江津在先进制造、安全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实力。
在创新平台上建设一批,江津区今年新增重庆市大学科技园2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全区国家级与市级创新平台累计达215个,持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能力,加速推动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江津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培育—申报—服务”全周期工作机制,推动更多科技型企业成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解读,鼓励企业把握政策红利窗口期,加快构建“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创新闭环,实现规范发展、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力争培育科技型企业29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50家以上,确保综合创新指数实现新突破。
(余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