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天街露天停车场消防改造完工 外卖小哥点赞:停车更安心了!
2025-10-16 17:00
“以前来这儿停车,电动车扎堆又乱又不安全,现在划了清晰的车位,还装了监控和阻火玻璃,我们取餐停车都放心多了!”近日,杨家坪团结路社区西城天街露天停车场完成消防安全改造并正式投用,刚停好电动车准备取餐的外卖小哥李师傅,指着停车场里崭新的设施,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此次杨家坪西城天街露天停车场消防改造以“物防为基、技防为盾”,瞄准停车场长期存在的消防隐患,从硬件升级到智慧联动,让这个日均停放近200辆电动车的商圈停车场,变身为“安全堡垒”,也成了周边新就业群体心中的“安心港湾”。


10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城天街露天停车场,改造后的场景让人眼前一亮:原本略显杂乱的停车区域,如今被清晰的黄色标线划分成整齐的停车位,每个车位前都加装了停车限位杆,车辆有序停放,再也不见以往“挤占通道、随意停靠”的情况。
“最贴心的是这个阻火玻璃!”杨家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邱睿指着车位之间的透明玻璃挡板介绍,每组停车位间都装了3块阻火玻璃,一共安装了7块阻火玻璃。“电动车万一发生自燃,能挡住火苗和浓烟,不会连累旁边的车,相当于给每辆车‘隔了一道防火墙’。”
抬头望去,停车场角落的支架上,两组AI数字火情监控设备正实时运转,镜头来回扫视着整个停车场。“这是智能‘火情哨兵’,24小时盯着,后台链接到“141”基层治理平台,一旦检测到烟雾或高温,会立刻发出预警,后台立马会收到消息。“以前全靠人工巡查,难免有疏漏,现在有了它,火情能早发现、早处置。”邱睿介绍道。
在停车场入口的两端各安装了一个消防箱,几位外卖小哥正围着查看。“你看,灭火器、灭火毯都配齐了,还贴了使用说明。”外卖小哥张三石指着消防箱里的灭火器说,“以前遇到小火星都慌,现在知道怎么用,心里有底了。我们天天在商圈跑,停车是刚需,改造后不仅好停,更安全,这才是真的为我们考虑。”

据了解,此次改造不仅聚焦硬件焕新,更构建了一套“智慧+联动”的技防体系,让安全保障不止于“被动防护”。
“停车场的所有摄像设备都接入了西城天街物业的消防控制后台,安排了专人24小时值守。”邱睿介绍,一旦监控发现异常,后台能第一时间定位,值班人员可通过广播提醒现场人员,同时调度街道城管大队巡逻人员赶赴现场,“从发现情况到响应处置,比以前人工巡查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更贴心的是,停车场还与周边8家商铺建立了“消防联动机制”。记者在附近的商铺看到,商铺均按标准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栓等相应消防设施。“我们店员都接受过消防培训,万一停车场有火情,接到通知后,能立即拿着灭火器过去支援,帮忙疏散人员、初期灭火。”商铺老板说,“商圈是个整体,大家一起出力,安全才更有保障。”
这种“一方有警,多方响应”的模式,让停车场的安全防护从“单点作战”变成了“抱团防控”。经常来西城天街逛街的市民陈女士看到改造后的停车场,连连夸赞:“改造后不仅设施新了,大家的安全意识也跟着提上来了,这种‘有人管、有人帮’的感觉,特别安心。”

西城天街作为杨家坪商圈的核心区域,每天有大量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前来停车取件、送餐。此次停车场改造,不仅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更切实改善了新就业群体的停车体验。
“以前找车位要绕好几圈,通道被占了还得倒车,耽误送餐时间。现在车位规整,还有限位杆,停进去又快又稳。”外卖小哥李师傅算了笔账,改造后他每次停车时间从5分钟缩短到1分钟,“一天能多送两三单,而且不用再担心车被剐蹭,也不用怕不安全,工作起来更踏实了。”
杨家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邱睿表示,此次停车场改造是街道“安全提升行动”的一部分,接下来还将根据市民和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在杨家坪商圈各大路口科学规划,增加新就业群体人员的停车位等便民措施,为市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停车服务。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