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民主法治绘就青杠村和美画卷
2025-08-19 16:14
在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部,有一个美丽的村庄——鹤峰乡青杠村。它扼守天坑地缝景区门户,二十里黄金水道直达长江三峡,距县城仅20公里。这里幅员面积14.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5%,宛如一幅宁静秀美的山水画卷。全村2028名村民在这片土地上,沐浴着民主法治的阳光,共同勾勒出和美乡村的崭新图景。
民主引领,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青杠村始终将民主视为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与实践,让村民真正成为村庄的主人。
村“两委”严格依照《选举法》进行换届选举,差额选举与无记名投票确保了选举的公平公正,当场公布结果让村民心中踏实。同时,创新“四议五会”工作法,重大事项遵循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程序,一般性事务则通过“五会”协商解决,充分保障了村民的决策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升级版村规民约更是青杠村民主治理的一大特色。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核心,村里成立了管水协会、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等社会组织,村民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共同维护村庄秩序与和谐。
法治护航,筑牢乡村稳定根基
法治,是青杠村和谐发展的坚实后盾。村里设有法律顾问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选哥调解室“三室”,组建了人民调解志愿者等“四支队伍”,构建起完善的法治服务网络。
“选哥调解室”是青杠村法治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村党支部书记李仕选凭借丰富经验,带领调解团队秉持“三公论”原则和“听、劝、调”三字法,八年如一日为村民化解矛盾。创新的“三碗茶”工作法更是深入人心,通过摆“诉苦茶”、倒“说理茶”、斟“和解茶”,将法理情巧妙融合,成功调解各类纠纷,实现八年“零信访”,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青杠村还大力开展普法工作。绘制1500余平方米的村规民约、民法典文化墙,建成法治文化广场、司法展厅,“八五”普法宣传队定期开展“五进”活动,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引导村民依法办事、遇事找法。
民主与法治融合,绽放和美乡村之花
民主与法治的深度融合,让青杠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的青杠村,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村民幸福。
村里立足“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发展集“原貌水乡、原生产业、原乡生活”于一体的“三原”特色乡村经济融合体。“增收致富的果园”里,橙、桃、草莓等园地硕果累累;“强村富民的产业园”中,青杠粉条、腊肉等加工产业红红火火;“美丽多彩的花园”内,花草繁茂,景色宜人;“近悦远来的乐园”吸引着众多游客,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幸福安康的家园”里,村民们享受着民主法治带来的红利,生活美满惬意。
青杠村先后荣获全县党建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16项荣誉,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懈努力,更是青杠村迈向和美乡村的坚实足迹。
在青杠村,民主法治已不仅仅是一种治理方式,更是融入村民生活的理念与习惯。它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让青杠村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
(王美蓉)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