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鸾稻田画焕新,鸾鸟领衔开启锶乡奇妙之旅!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10 14:44

大地为幕、稻田为纸。

包鸾稻田画效果图

今年

包鸾镇稻田画景观将再次焕新

融入了“锶乡丰都”的艺术表达

眼下

稻田画正在进行插秧

预计7月下旬秧苗转青后惊艳亮相

清晨,包鸾镇飞仙洞村稻田画晚育秧的田块一片忙碌。村民们戴着草帽,脚踩松软的田泥,开始了彩稻秧苗的插秧工作。他们按照设计图案,将青白、嫩黄、深红等色彩的秧苗精准插入田中,仿佛在给大地绣一幅巨大的锦绣,一株株秧苗的植入,让稻田画的图案和文字渐渐清晰。

“今年我们这100亩稻田画,四周的常规水稻已经插完,我们正以填空的方式栽植彩色水稻,目前已经插了3天,完成近一半彩稻面积,预计还有3天就能完成。”重庆锶乡包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文武说。

据介绍,对比往年,今年的稻田画突破单一景观模式,聚焦 “锶乡丰都” 地域特色,将“锶乡丰都”这一IP 融入艺术表达,以鸾鸟、太阳为核心,串联包鸾镇的硒锶鱼、硒锶豆腐产业符号,借稻田画直观展现 “硒锶” 特色农产品,以文化赋能乡村产业。同时,绿色稻浪铺陈生态基底,黄色稻株勾勒太阳,象征光明与希望;青、红双色塑造青鸾,呼应传统意象,多种颜色的碰撞让鸾鸟更显鲜活灵动。

“文化+产业” 融合叙事,既保留大地艺术的视觉冲击,又深挖本地符号价值,让稻田画成为乡村产业宣传、文化传播的鲜活载体,绘出农文旅融合的新画卷,也为包鸾镇乡村振兴注入诗意动能。

记者了解到,稻田画秧苗移栽结束后,预计过两周时间秧苗将全部转青,届时稻田画景观即可直观呈现,随着后续水稻各个生长期的发育,稻田画将出现不同特点,而整个观赏期将持续到10月中下旬。

来源: 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