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丰都·馆藏珍档|邮票上的传奇,天堑变通途的岁月见证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6-26 10:27

在丰都县档案馆的“十大”馆藏珍档中

一枚特殊的邮票

静静诉说着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它是集邮爱好者眼中的珍品

更是一把钥匙

轻轻转动

便让那段“愚公移山”的传奇往事

在时光中清晰浮现

......

 

土法上马的奇迹工程

 
 

20世纪70年代前的丰都南岸,龙河如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在崇山峻岭间奔腾。险滩密布的河道上,木船只能在非洪水期勉强通行,一遇暴雨,两岸百姓便成了“隔河相望的邻居”。通往武隆的必经之路——九溪沟渡口,更是让物资运输难如登天,建一座横跨龙河的大桥,成了山区人民最迫切的梦想。

 


1971年7月1日,带着“哪怕肩挑背扛也要把桥修起来”的决心,梁文孝带领的修桥工程指挥部正式动工。没有工程师?技术人员魏锡强带着大家边干边学,把传统石拱桥技艺和现代力学一点点融合;没有设备?青壮年们用麻绳捆住百斤石料,在陡峭山路上踏出“人力运输线”;没有资金?全县人民勒紧裤腰带,凑出20万元“建桥基金”。

 

 

面对四川省交通局“不具备条件”的质疑,丰都人偏要创造奇迹!大家就地取材,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片石,土法搭建起当时世界最大的单孔石拱桥。1972年7月1日,当大桥在党的生日当天通车时,欢呼声几乎要掀开龙河上空的云层——140米长的桥身、116米的净跨,不仅是物理上的跨越,更是精神上的丰碑!

 

让世界看见中国力量

 
 

这座“土法建造”的大桥,很快震惊了桥梁界。18年保持“世界单孔跨径最大石拱桥”纪录,被茅以升写入《桥梁史话》标注“世界第一”,更在1978年斩获三项重大科技成果奖。同年11月1日,原邮电部将它印上T.31《公路拱桥》特种邮票,让这座藏在深山的桥梁,随着邮差的脚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邮票上的九溪沟桥,青灰色石拱横跨碧波,桥面车辆穿梭,既是建筑美学的呈现,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告诉世界,哪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也能靠双手创造奇迹!

五十年风雨冲刷,龙河洪水数次咆哮而过,九溪沟桥却始终稳如泰山。它改变了丰都南岸的交通格局,让山货出山、物资入村,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的骨气、艰苦奋斗的志气、敢为人先的勇气

 

这枚小小的邮票,封存的不仅是大桥的雄姿,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它提醒我们,困难面前,只要有信念、有担当、有智慧,就没有跨不过的“天堑”!

 

 

如今的九溪沟大桥附近,已建起一座座更宽更稳的新桥,但它的故事仍在丰都人口中流传。当我们凝视这枚泛黄的邮票,看到的是祖辈们肩扛巨石的身影,是技术人员深夜画图的油灯,更是一个民族在逆境中崛起的倔强。

 

档案会褪色,精神永不老

 九溪沟桥邮票不仅是馆藏珍品

更是一堂行走的党课

告诉我们:

奇迹,从来都是奋斗者写就的篇章!

 

九溪沟桥邮票原件

藏于丰都县档案馆

欢迎预约参观

聆听更多岁月传奇~

来源: 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