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单落地江北!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让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2025-08-28 11:01
8月2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重庆市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就在同一天,江北区成功申领核销了全市首单居家上门服务类消费补贴劵。家住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华宇北国风光小区的付婆婆帮其老伴王爷爷申请了生活照料上门服务,就近的居家上门服务机构迅速响应,专业服务人员进行上门探访和血压监测等服务,产生服务费70元、消费券抵扣28元,实际支付费用仅42元。“政府补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省了钱,服务也专业周到,真是暖心!”付婆婆笑着表示。
▲护理员为失能老人开展助餐服务
不仅如此,江北区还在不久前成功申领核销了全市首单长期入住养老机构类消费补贴券。快速响应、精准落实,江北区的高效推进和系统准备为全市政策落地提供了鲜活样本,体现了其在养老服务改革中的先行担当。
据悉,重庆作为全国3个试点省市之一,《方案》明确,补贴对象为经评估达到中度以上失能等级的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涵盖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补贴资金将通过“民政通”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抵扣比例达40%,其中入住养老机构每月最高可抵扣800元,享受居家上门服务最高可抵扣500元……以此减轻家庭照护负担、撬动养老服务消费。
以在江北区落地的首单长期入住养老机构类消费补贴券老年人为例,这名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且享受了长护险,原本每月的机构费用为4300元,长护险待遇为1800元/月。使用消费券抵扣时,先扣除长护险待遇1800元,剩余2500元按40%的抵扣比例折算,即可抵扣1000元,但同时最高抵扣金额为800元/月,最终认定抵扣800元,老人实际自付仅1700元/月。
这笔“实惠账”背后,是江北区前期充分的数据准备和系统工作支撑。据悉,江北区积极开展“三级操作培训”,对镇街、村(社区)、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全覆盖培训,并延伸至居民群众中进行指导。同时,通过“民政通”平台推进“三项数据转化”,实现22家养老服务机构、5家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全认证,3246名长护险待遇享受老人完成数据转换。江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提前摸排机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严防‘先涨价后抵扣’现象,确保政策红利实实在在惠及老年人。”
针对政策落地难点,江北区还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一对一”答疑指导机制,组织专门力量参与“民政通”平台测试,完成群众端、机构端和管理端数据测试,每日打表推进数据填报及核验、人员培训、评估对接等重点任务,确保补贴政策能够精准、高效惠及目标人群。
“我们将持续做好政策宣传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把政策红利转化为老年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江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畅通政策咨询和投诉建议渠道,确保老年人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咨询,对服务质量有异议或建议能够有效反映。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机构监管和质量控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谢静)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