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市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 建设典型案例公布,江北榜上有名!
2025-07-02 15:40

2024年以来。重庆市积极实施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程,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5个工业园区(组团)“污水零直排区”典型案例,江北港城工业园区榜上有名。



重庆港城工业园位于江北区中段,总体规划建设面积14.35平方公里,入驻投产企业953家,其中,工业企业265家、商贸服务类企业635家、房地产建筑企业53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园区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细化源头管控,深化管网分流,强化厂端增效,“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开展港城工业园“源、网、厂、口”全覆盖排查,对照入园企业名录和管网图册拉网清筛,核算水平衡,全面摸清园区源头排水户、雨污管网、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对园区75家涉水企业、1座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50公里排水管网、14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建立管理台账,形成底数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案,明确项目表、时间表和责任表,打表推进园区及企业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确保园区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坚持边排查、边诊断、边入库、边整改,利用CCTV检测机器人、QV管道潜望镜等技术手段开展雨污管网精细化普查,系统推进源头排水户治理及园区管网缺失、雨污混流、堵塞塌陷、错接混接等问题整改,建立问题“发现—反馈—整改”的闭环管理机制,严格实施监督抽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排水管道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新建雨污管网3公里,建成3600m3应急事故池,有效提升了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按照行业分类及规模,建立覆盖园区所有企业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一企一策”加强长效监管。升级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控平台,重点污染源排口、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全部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入河雨洪排口全部安装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重点企业、重点排口的智慧监管。区生态环境局、区经济信息委、港城园区管委会组成工作专班,定期开展帮扶指导,引入第三方专业环保单位作为“环保管家”,向园区提供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也免费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有力提升了园区环境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开展园区企业及基础设施的详细排查,全面厘清了源头排水、管网收集、厂站处置、排口排放现状,完善了动态管理台账,园区环保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园区不断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和运维,系统实施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和病害治理,构建形成了“污水收集更全面,污水处理更高效,管理机制更完善”的污水治理体系,有力促进了园区“治水”工作提质增效。
应用数字监控技术,强化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及数据自动分析能力,及时发现管控盲点,动态预警超标风险,打通了“源—网—厂—口—河”全过程监督管理链条,园区污水一体化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