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切口”微改造 提升市民通勤效率——渝北区有效推进城市交通缓堵促畅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1-05 11:53

交通拥堵是典型的“大城市病”。城市交通是否畅通、群众出行是否便捷不仅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今年以来,渝北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通过实施堵乱点“小切口”治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停车资源盘活、交通组织优化等“微改造”举措,以系统思维、精细功夫推进交通缓堵保畅,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市民群众出行体验。

从“小切口”入手 实施精准治理

医院周边往往容易形成堵点。“每天上下班走这条路都要堵20分钟,实在是太糟心了!”龙山路(市妇幼保健院南门门口500米的道路)曾让不少市民苦不堪言。

据渝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南门门口设有三车道,但由于在医院门口上下客的出租车、网约车临时停车,与正常通行的车辆交汇时导致过往车辆滞留缓行,加之车流量大,造成该路段常态化拥堵,大大降低了原本三车道的通行效率。

▲整治后的龙山路畅通整洁。渝北区城市管理局供图

渝北区城市管理局经过实地调研和论证,于今年6月初启动龙山路一期改造工程。通过重新优化交通组织设计,龙山路有效通行能力提升15%、拥堵指数下降25%、平均行驶速度提高20%;龙山路与天竺路交叉口排队长度由200米缩短为120米,节点通行效率提升30%,天竺路等次干道交通功能进一步提升。

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后,渝北区城市管理局针对整治效果建模分析车流量,与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充分论证,实施二期项目,计划11月下旬进场,12月前完成。

“两期工程完工后,龙山路及周边路网将更加顺畅,车道数由原来的3+3变为3+6。”渝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模型分析,龙山路有效通行能力将提升42%。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品质

龙山路的变化,只是渝北区扎实开展堵乱点“小切口”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渝北区共计实施余松路、圣果路、松石大道、公园北路、盛兴大道等15个堵点治理“小切口”项目。目前,已完成11个,南华中学、青岗坪立交等其余四个“小切口”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力图让群众尽早享受便利。

此外,由渝北区住房和城乡建委牵头的断头路建设也在全面推进。目前,花石路、白杨溪路西段等15个项目完工,中原山公园与鸽子沟片区连接道一期、孟春路南段、N18-5-1地块北侧道路开工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 优化停车环境

今年5月,位于渝北区龙山街道东和春天小区侧的耍坝地下停车库正式投入使用,为周边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耍坝地下停车库。渝北区城市管理局供图

据了解,该片区周边老旧小区居多,前来休闲娱乐的市民较多,原有停车位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导致道路占道停车现象严重。2021年,渝北区启动耍坝地下停车库项目。

作为市区级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采取“地上公园+地下停车场”的模式实施建设,不仅打造涵盖儿童沙池、有氧漫步道、健身器材和观景平台等设施的公园,还建设地下四层停车场,可提供约475个停车位。

“年内计划新增公共停车位4434个,已新增2938个。”渝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极增加停车位供给,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蒋婧)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