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数字赋能社会救助 打通便民 “最后一百米”
2025-11-03 11:24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两百米”,再到“最后一百米”……近年来,渝北区依托“渝悦救助通”应用平台,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救助申请审核流程、健全困难群体动态监测与主动发现机制、整合多渠道救助资源,显著提升社会救助的效率和精准度。
强化数据协同共享
渝北区依托市级系统,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与公安、人社、税务等28个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发挥“141”基层智治体系网格单元的“铁脚板”作用,主动发现困难群众需求,整合救助帮扶、慈善参与、资源统筹等6大功能,形成“进一门办全事”的一站式服务闭环。
通过将多部门救助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渝北区有效破解了救助资源分散的难题。区民政局联合城市管理局、医疗保障局等部门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改革,困难群众在申请基本生活救助时,可同步办理医疗救助、廉租住房保障资格认定等24项救助事项。截至目前,已实现“一件事联办”41684人次,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广“渝悦救助通”线上申请
“扫描二维码进入‘渝悦救助通’微信小程序,选择救助类型,上传身份证照片,签署授权书……”今年9月,大湾镇金凤村工作人员协助居民周先生通过手机顺利完成临时救助申请。周先生是低保户,因患癌症治疗支出较大,需要申请临时救助。他表示:“以后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救助,确实方便多了。”
“渝悦救助通”大数据平台是渝北区推进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载体。平台具备救助待遇资格认证、电子授权、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办理进度查询等功能,已帮助困难群众通过智能手机在线申办低保、特困、住房等社会救助。截至目前,困难群众线上申办率达100%。
动态监测预警信息
回兴街道居民刘先生于今年5月被诊断出患有左侧基底节出血、高血压3级(极高危)等疾病,住院50余天,自费医疗费用达20余万元。回兴街道通过“渝悦·救助通”平台接收到刘先生的大病医疗预警后,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其家人,协助他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大数据动态监测预警为民政干部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提供了有力支持”渝北区民政局救助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已将1.20万名低收入群体和1.23万名其他重点监测对象纳入动态监测范围。通过建立预警提醒日清机制,结合定期复核与主动发现,今年动态监测管理率达100%,预警处理率达99%以上。
(吴光霞)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