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生死时速:十几分钟跪地按压,渝北这位神经外科医生与死神“抢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01 08:00

6月28日傍晚,山姆超市的广播声划破了日常的喧嚣——“紧急通知!一名女士晕倒,需要医护人员!”人群瞬间骚动,正在超市购物的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寇正雄与妻子交换了一个眼神。

“我们看到了人群围着,接着才听到广播。”寇医生回忆道,那一刻的犹豫被职业本能瞬间碾碎,“走近一看,病人面色紫绀,严重缺氧,颈动脉搏动消失——典型的呼吸心跳骤停。再不上,人就没了。”

这位重庆市卫健委认证的急救师资、临床技能培训教师,几乎凭着肌肉记忆冲上前去。作为神经外科医生,他敏锐地观察到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无光反射。这提示严重的脑损伤,但无法现场判断是心源性(如心梗)还是脑源性(如脑出血)。“此刻唯一能做的、必须做的,就是持续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 他内心异常清晰。

寇正雄迅速跪倒在冰凉的地面上,与先前加入的另一名护士一起组成急救队伍,不大的空地就是他们的“临时抢救室”。没有任何急救设备,没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没有监护仪——只有两双能救命的手和对生命的信念。

此刻,他迅速跪在患者身旁,双手交叠,精准按压在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上——心肺复苏的黄金着力点。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稳定在每分钟100-120次,每一次下压都关乎生死。“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对这位年龄的患者来说,肋骨很可能按断。”他一边按压,一边快速向家属说明情况。患者的女儿含泪点头理解,而患者5岁的小孙女一声声“姥姥”的哭喊,像针一样扎在现场每个人的心上。寇正雄与护士两人轮流按压,汗水浸透了衣衫。

十几分钟后,急救车的鸣笛声响起,120团队(一名女医生和一名女护士)携带设备赶到。但寇正雄的战斗并未结束,本要送家人去机场的他再次留下,立即融入这个临时组建的急救小组。他凭借经验,迅速进行气管插管,而那位一直并肩作战的ICU护士则熟练地先行放置了口咽通气道作为过渡,确保气道通畅。寇医生随即使用120带来的球囊面罩(简易呼吸器),为患者提供正压通气,保障氧气供给。120的女医生则立即接替了胸外心脏按压的重任。但胸外按压的强度极大,120的女医生很快感到疲惫。寇医生见状,毫不犹豫地再次顶上去,接手按压任务,让120医生得以稍作喘息并专注于其他救治环节。“按压不能停,质量不能降。” 这是他们无声的共识。

心电监护仪连接好后,屏幕上的波形令人心头一紧——室颤!这是心脏在无效地“颤抖”,无法泵血。第一次电除颤后,心脏并未恢复有效跳动。团队没有放弃,在第二次电击除颤的能量释放后,所有人屏息凝神盯着屏幕……终于,稳定的窦性心律出现了!

几乎同时,大家观察到患者散大的瞳孔开始收缩,恢复了部分对光反射!紧接着,微弱的自主呼吸出现了!患者青紫的面色如同潮水般逐渐褪去,显露出生命的底色。“那一刻,感觉所有参与急救的人,那口一直憋着的气才真正松了下来。” 寇医生描述着当时激动人心的转折点。然而危险并未远离,患者随时可能再次心脏骤停。他与担架工一起将患者抬上救护床,看着急救车疾驰而去。

然而,这并非他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急救。几年前,在一列飞驰的动车上,广播也曾焦急地寻找医生——当时还是一名住院医师的寇正雄,毫不犹豫地从五六个车厢外奔去。他穿越拥挤的车厢赶到,判断患者是胃溃疡急性发作,情况相对平稳,他指导患者服药、观察,症状最终缓解。“当时处理完,工作人员让我登记姓名、联系方式,甚至要拍执业医师证的照片和编号存档。” 寇医生坦言,这种看似“留痕”的做法,以及社会上时有发生的复杂医疗环境讨论,曾让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医生在听到“紧急寻医”时,心底闪过一丝顾虑:“下一次,我还到底要不要去?”

然而,山姆超市里那危急万分的一刻,容不得半分迟疑。面对一个生命正在急速流逝的老人,那点顾虑瞬间烟消云散。“身体的本能驱使我冲了上去,”寇正雄说,“那一刻,根本来不及想别的。冲上去,这就是医生。”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成 主编:王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