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前普法课:认清新型毒品 共护“无毒青春”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6-27 11:18

为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营造人人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与暑假假期到来之际,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走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的形式开展多维度普法,携手青少年共同守护“无毒青春”。全国人大代表龚定玲、重庆市人大代表刘波平、学院400余名师生受邀参加。

活动伊始,5G车载便民法庭的显示屏上,青春无“依托”、“笑”面人生等防范青少年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的短视频滚动展播,吸引众多学生驻足观看。

在禁毒史展板区,精心制作的中国禁毒斗争史展板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同毒品坚决斗争的壮阔历史。“从虎门销烟到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中国的禁毒斗争历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历史,是一部同毒品问题坚决斗争的壮阔历史。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如火如荼,也需要青春的力量。”结合展板,干警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禁毒斗争史,并号召同学们共同参与,筑牢禁毒防线。

在毒品模具展示区,桌子上摆放了“跳跳糖”“曲奇饼干”“巧克力”等看似常物的零食,其实是伪装的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披上了零食的伪装,看似无害,实则毒性更强、成瘾更快,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呦!”在同学们好奇地围观时,法院干警给出了提醒。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起贩卖毒品案的巡回审判正式开始。

2025年4月12日,被告人曾某以3000元的价格将净重1.22克的甲基苯丙胺贩卖给田某某。交易完成后,曾某被当场抓获。法庭审理后认为,曾某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贩卖甲基苯丙胺,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对涉案毒品和供犯罪使用的手机予以没收。

庭审结束后,法院干警为现场师生上了一堂“守护青春,远离毒品”的法治课,从“毒品是什么、禁毒为什么、我们怎么办”三个方面,讲解毒品基础知识,梳理禁毒法律法规,采取图文、视频、互动等方式,帮助青少年识别常见新型毒品、直观感受毒品危害。

“这次禁毒主题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针对青少年群体深入开展了新型毒品的预防宣传教育,激发了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浓厚兴趣。”全国人大代表龚定玲说道。

(任毅 赵莉)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胡东强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