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鸡鸣乡:“AI+网格”筑牢汛期安全线
2025-09-12 21:35
9月8日上午,城口县鸡鸣乡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大屏亮起警报信息:“连夜强降雨引发一组道路边坡塌方,行人和车辆无法通行,需要紧急抢修。”
数字赋能,指挥调度“一键直达”
茶坪村网格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移动端紧急上报的这条信息,附带有现场照片和定位信息,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立即通过平台“一键调度”功能,将事件精准派发给联村领导、应急管理岗及茶坪村治理中心。
相关责任人员第一时间抵达塌方点,现场研判、组织力量、调配资源在“掌上”高效协同——调用挖机1台,迅速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网格员及周边群众15人组成抢险突击队。干群齐心协力,仅两个小时,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焦急等待通行的村民王大叔松了口气:“以前遇到这种情况,起码要两三天才可能通车,现在解决得确实快!”
汛期以来,鸡鸣乡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防汛减灾工作,将“141”基层治理平台打造成防汛“智慧大脑”,切实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为鸡鸣乡数字防汛工作的生动展示。
精密巡查,风险隐患“尽收眼底”
筑牢防线,预警在前。鸡鸣乡依托平台“风险巡查”功能模块,将全乡11处危岩滑坡隐患点、5处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区、2处重点河道段、1个应急避难场所等重点风险点位坐标精准标注在数字地图上,形成“防汛风险一张图”。
鸡鸣乡36名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按责任片区,运用手机APP,进行每日不少于1次的实地拍照巡查打卡。系统自动记录巡查轨迹、时间与现场照片,异常情况一键上报。
截至目前,网格员通过数字巡查累计发现并及时上报风险隐患23处,小型滑坡7处、道路塌方4处、边沟堵塞12处。指挥中心根据风险等级和类型,通过平台分流派单,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时限,所有隐患均在24小时内受理,风险隐患整治率达100%。
AI加持,重点水域“智慧盯防”
近日,城口县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风险提示后,鸡鸣乡金岩村大湾沙场、双坪村张家坪观音堂等两处重要河道节点,高清智能监控球机24小时不间断运行。它们不仅是普通的“千里眼”,更是植入AI图像识别算法的“智慧哨兵”。
“这套系统能自动识别河道水位线,结合预设的警戒阈值和雨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风险预判。”分管负责人何芬介绍,自汛期启用以来,AI监控已成功预警4次,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
数字能力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鸡鸣乡探索将AI深度赋能防汛工作,形成“智能感知—快速预警—精准调度—高效处置—复盘提升”的闭环。鸡鸣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不断完善预警模型,拓展应用场景,让数字赋能的成果更实、更细、更深地惠及千家万户,切实用AI力量守护好‘万家灯火’。”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