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柏基地的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看城口“林业金融”的成功实践
2025-07-29 16:28
“有了这笔360万元的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我就有充足的信心建成千亩黄柏基地,带动更多林农共享绿色红利!”近日,城口县瑞康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
▲2025年7月,农业银行重庆城口支行“林地经营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抵押贷款发放仪式。
2025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城口支行向城口县瑞康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高燕镇发展黄柏种植)投放一笔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额度为36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高燕镇2000亩黄柏种植基地建设,此举标志着城口县“林业金融”服务机制进入由点到面、成型起势、落地生根、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钱从哪里来?”这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放活林地经营权、保障林木所有权”,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林权抵押产品。2024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城口县作为系统化改革试点县,要求城口县建立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创新开发林业信贷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城口县高燕镇黄柏产业基地。
在此背景下,城口积极探索突破路径,创新建立“林业金融”服务机制,针对涉林主体融资信息不畅、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制定《城口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金融服务试点方案》,探索融资需求与银行快速对接机制,设立“城口县林业金融支行”,推行“1+1+8+N”林业金融协作体系,建立“县-片区-镇街-村社”四级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前端需求收集、中端业务受理、末端审核办结全链条服务。
▲城口县高燕镇黄柏产业基地。
在丰富绿色产品方面,制定林业信用农户、信用村社、信用镇街“三信评价”标准,出台《城口县集体林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开展林地经营权价值评估,创新实施“经营权抵押+林权价值评估”和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融资模式,同时探索建立政府性林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池,创新林业保险服务,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开展林业融资担保服务等,多措并举降低林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办理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00万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达22.65亿元。
青山叠翠映初心,金融活水润绿海。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秦巴山脚下这片黄柏绿海正闪耀着独属于它们的迷人光芒。在这里,林业金融撬动产业新机,林下经济点绿成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完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铺展出一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共生画卷。
(文/王为 袁思佳)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