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巴山:山路弯弯送关怀 服务上门暖人心
2025-06-13 15:07
在巴山镇层峦叠翠的群山之间,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连接着山村与外界。一辆沾满泥土的公务车正坚定地行驶在这条山路上,车身随着颠簸轻轻摇晃。这趟耗时两小时、穿越重重山岭的行程,并非寻常公务,而是巴山镇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化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
巴山镇以“平安稳定问题清单”和“平安报表”工作机制为精准导向,对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专班专策”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人、风险防控到位。依托精细化的“民情清单”与“服务响应”机制,对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人员,实行“一户一策”“一事一专班”的精准服务模式,确保关怀到位、帮扶及时。此次深入大山腹地,正是镇政府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专班,专程为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老王送服务上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的心坎上。
老王的家,静静地坐落在山村最深处。严重的腿脚问题,让他出行极为困难,定期到司法所报道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巴山镇政府在日常走访摸排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协调司法所等相关部门会商,形成一致意见:服务不能止步于机关大院,必须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管理的规范性与帮扶的温情必须相辅相成。于是,一场翻山越岭、主动上门的暖心行动立即启动。
当风尘仆仆的工作人员出现在老王低矮的家门口时,老王又惊又喜,紧紧攥着来人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哎呀!真没想到,政府和司法所的同志会专门跑这么远的山路来看我!这山路又陡又滑,给你们添麻烦了,这怎么要得哟!”
没有客套寒暄,工作人员立刻在老王家的堂屋坐下,就像走亲戚一样,细细询问他近期的生活状况、思想想法以及腿脚的康复情况。他们耐心倾听老王的困难和心声,并现场办公,根据老王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灵活便民的后续服务方案,调整了信息沟通和情况了解的方式。这充满人情味的安排,像一股暖流,融化了老王心头的忧虑,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次翻山越岭的主动上门,是巴山镇政府践行“服务为民”理念的一个生动缩影。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推动下,基层服务工作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坐等上门”转向“主动下沉”,从“刚性要求”融入“柔性关怀”。工作人员迈开腿、沉下身,将服务窗口前移到农家院落、百姓炕头,精准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这条崎岖的山路,见证了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决心与脚印。把关怀送到家门口,把问题解决在院坝里,巴山镇政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这趟山路上的奔波,不仅为像老王这样的乡亲解决了实际困难,送去了温暖慰藉,更是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让政府的关怀如同山间的清风,吹进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乡亲心田,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守护归家的暖。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