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垫江协同发展深化 医疗教育惠民见效
2025-10-22 15:47
自长寿区与垫江县深化“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发展机制以来,两地以《长寿区垫江县协同发展五年(2021-2025)实施方案》为指引,积极推动医疗、教育等领域人才互派、资源共享,让民生福祉在区域协作中落到实处。
医疗协同——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以前遇到复杂病症,只能往主城跑。现在长寿的专家定期来坐诊,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在垫江县砚台镇卫生院,刚陪母亲做完慢性病复诊的李女士,对前来带教的长寿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连连道谢。
这一变化,正是两地医疗协同帮扶的缩影。2021年9月,我区与垫江县启动协同发展机制,围绕协同发展、共同提升的原则,打通两地医疗资源合作的新渠道,加强两地医疗合作交流互动,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常态化培训交流机制,为群众健康提供更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两地严格落实“每年互派医务人员不少于10名”的要求,长寿从区级医院选派5名具有武汉抗疫支援经验的骨干医护人员,深入垫江基层卫生院开展帮扶;垫江同步选派5名基层医疗骨干,到长寿区人民医院、长寿区妇幼保健院进修临床诊断与诊疗规范。截至目前,长寿派驻团队已在垫江推广了小儿推拿、针灸等多项适宜技术,开展查房、手术示教100余场,参与新疑难病例讨论上百次,为垫江培训了一批基层医务人员,针对性提出卫生院管理优化建议数百条。
“不仅要短期支援,更要建立‘造血’机制。”长寿区卫健委医政科郑雪介绍,目前两地已形成“医检互认”“资源共享”“考核评估”三大长效机制——长寿区人民医院向垫江县基层医疗机构输出标准化诊疗流程,垫江进修人员则反馈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需求,形成“需求—帮扶—提升”闭环。如今,垫江县乡镇卫生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规范管理率逐步提升,我区也通过基层案例积累,优化了常见病诊疗方案,真正实现双向共赢。
教育协同——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共享
“长寿老师的‘沉浸式’跟岗教学太实用了,把分层课堂的技巧直接带到了我们教室!”垫江县凤山小学教师张敏说。今年9月,我区选派的5名骨干教师陆续进驻垫江凤山小学、桂东小学、垫江十中等学校,开启为期一学年的教育交流,这也是两地深化教育协同的重要举措。
自2021年协同发展启动以来,垫江县教委实地考察了长寿区黄桷湾小学、实验中学等学校,双方围绕教学管理、办学难点等进行深入交流,最终确定“强校带弱校”“线上+线下”“教学+研讨”的协同模式。目前,我区的优质课程资源已通过线上平台共享至垫江所有学校,两地教师联合开展跨区域教研活动100余场。在垫江十中,长寿教师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试点班级,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教学成效显著。
此外,两地还共同推动“征信一体化”建设,联合举办公共图书馆联盟、美术馆学术季等惠民活动,将协同发展成果延伸至文化领域。
截至目前,长垫两地已互派医疗骨干10名、开展教育专题交流上百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72名,实现“医疗有技术、教育有方法、民生有温度”的协同目标。未来,两地将继续以《长寿区垫江县协同发展五年(2021-2025)实施方案》为指引,推动医疗、教育等领域合作走深走实,让协同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两地群众。
(骆英)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