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党员的生命答卷:特殊党费见证赤胆忠诚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9-10 11:19

今年,重庆市璧山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收到一笔两万元的“特殊党费”。这笔党费源自95岁军休干部、因公八级残疾军人罗忠同志的生前嘱托,由子女罗江云、罗江莉代为交纳。它不仅仅是一笔党费,更是一位有着69年党龄的老党员用生命书写的最后忠诚。

走进罗忠同志生前居所,整洁简朴的房间里,《党员文摘》仍整齐摆放,一摞学习笔记墨香犹存。泛黄的荣誉证书与闪亮的军功章,无声讲述着他不平凡的一生。罗忠原名罗世墉,1930年3月生于江西,1949年12月入伍,1956年4月入党,曾历任步兵三十七师医院副院长、八级主治医师等职,1991年退休,2004年移交安置至璧山区军休中心。

“父亲的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女儿罗江莉回忆道。1949年参军时,他将原名中的“墉”改为“忠”,立志“一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他用一生践行了这个誓言。

作为军区优秀五官科医生,罗忠刻苦钻研医术,累计诊治患者超10万人次,完成手术3500余例,发表学术论文7篇,曾荣立三等功3次。在医疗条件艰苦的年代,他组建三十七师医院五官科,用仁心仁术为患者带来光明。他曾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手术费用,在医院停诊改建期间,设立临时诊室紧急救治急症患者。

“父亲常说,医生是在和死神赛跑。”罗江莉说。1976年,重庆市民黄振华遭遇车祸致眼部重伤,罗忠第一时间实施手术保住其右眼。术后,他每天顶着烈日来到病房密切观察,防止发生并发症,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诠释医者仁心。

对待患者如春风,对待子女却如秋霜。罗忠坚持“自己的路自己走”,从不以权谋私。三个子女均自食其力,凭本事立足社会。他曾婉拒为亲戚安排工作的请托:“工作要靠自己争取,不能走后门。”他在日记中写道:“不要靠家长,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

退休后,罗忠仍心系医疗事业,传帮带教,培养青年医生。移交璧山区军休中心后,他坚持参加组织生活,热心帮助战友,始终保持党员本色。老战友们评价他:“对党忠诚、对工作负责、对群众热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同志。”

2025年3月2日,罗忠在生命垂危之际,仍不忘嘱托子女:“你们去帮我交一笔特殊党费,以后我就交不了党费了。”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人生最后一刻,仍践行着对党的责任和义务。

罗忠同志走了,但他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他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词,用特殊党费写下生命最后的忠诚答卷,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烛照后人,砥砺前行。

(郜姗姗)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