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院学子“三下乡”书写青春担当
2025-07-09 11:09
近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康养学院“青春筑影·城管有爱”实践团走进八塘镇,开展为期四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以专业技能与青春热忱服务乡村。
在凉水村健康讲堂,实践团成员巧妙运用方言与鲜活案例,将“每日限盐量”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现场氛围从最初的拘谨迅速升温,村民们争相提问。“少吃咸菜防高血压,回去就改。”一位大妈的感慨道出了宣讲实效,健康意识在互动中悄然扎根。
独居的张奶奶家中从未有过一张像样的照片。实践团成员精心为其梳妆更衣,在院落中定格下老人灿烂的笑容。当照片递入手中,张奶奶双手颤抖,反复摩挲:“这辈子头一回拍这么精神的相片哩!”更暖心的是,实践团成员运用技术合成了她与远方子女的“全家福”,圆了老人多年的心愿。
“伙伴落水如何自救?”在智灯村防溺水课堂,队员甘红霞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快速掌握了自救、求救和科学施救的基本要领。生动的互动中穿插着典型的案例,安全知识深入人心。“绝不独自下河!”孩子们响亮的回应,为暑期安全筑起坚实堤坝。
在敢英村的农家书法屋里,耄耋老人杨家发挥毫写下“尊师重教”赠予实践团成员,颤巍的手紧握师生:“学好了才有出路!”退伍老兵甘俊文则挺直腰板,摩挲着泛黄的军功章讲述烽火岁月。“你们是国家的未来!”老兵的嘱托与战场故事,为青年上了一堂关于责任与奉献的震撼思政课。
在前进村的院坝会上,实践团成员带领老人练习“拍八虚养生操”。初始的羞涩在欢声笑语中消散,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工作同步展开。“娃娃们教的法子管用,天天练。”王大爷的赞许伴着舒展的身姿,健康新风在乡间荡漾。
从健康讲堂的智慧播种到镜头背后的温情守护,从防溺教育的生命护航到老兵家中的精神洗礼,城市管理学院学子以专业赋能乡村,更在乡土课堂中淬炼成长。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搭建城乡交融之桥,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路上绽放光彩。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