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打造“幸福邻里”品牌,助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9-18 11:41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9月15日,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为10余位老人举办了一场温馨的集体生日会。老人们头戴生日帽,在邻里美好的祝福声中共庆生辰,“幸福邻里”氛围浓郁。

据悉,自“幸福邻里”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紧扣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需求,结合“大城市、大农村”区域特点,制定《“幸福邻里”工作指南》,在五类村(社区)打造示范点并在全区推广;通过构建“思想加油站”“健身游艺场”“文化俱乐部”“商谈大客厅”四大载体,实现了民生改善与基层治理的双赢。

为促进基层治理效能“节节攀升”,我区建设“商谈大客厅”议事平台,让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并组建“左邻右舍”帮帮团、“爱心敲门队”等组织,共同协商小区事务、化解邻里纠纷。

在李家沱街道的一处老旧小区,以往高空抛物现象频发,居民互相指责、矛盾不断。社区利用物业会议室打造“商谈大客厅”,召集“左邻右舍”帮帮团召开议事会,居民们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形成“楼栋文明公约”,明确对高空抛物行为的处罚措施,并安排志愿者定期巡逻监督。

此后,该社区高空抛物现象再未发生,邻里关系也逐渐融洽。

我区还依托“思想加油站”开展3756场宣讲活动,借助情景剧、Rap等生动形式,有效传递理论政策与文明知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居民政治和文化素养同步提高。

如今,市民素质有了“看得见的提升”。在各小区,不文明养宠、乱堆杂物等现象明显减少,居民主动践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渐成风尚。

随着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放下筷子就想去”已成为居民对“幸福邻里”活动场所的普遍感受。

如今,老年人在“健身游艺场”跟随体育指导员练习太极,年轻人在“小区合伙人”课堂学习手工艺,农村迁入城市的居民也通过邻里活动找到了归属感。而全区已组建1100余支群众文艺队伍、500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近4000场文化活动,真正实现“学有去处、健有场所、乐有分享、难有所帮”。

加上“左邻右舍”帮帮团、“爱心敲门队”等组织活跃在一线,930余名“邻里能手”带头参与共治,从源头减少矛盾,为我区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注入了“邻里共治”的生动力量。

从居民的笑脸到社区的和谐,我区以“幸福邻里”为抓手,通过一项项贴近民生的细微举措,织密了民生幸福网,也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宋文励)

   

来源: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