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伪科普无所遁形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梁修明

2025-09-16 09:24

“味精加啤酒,增产又增收”“啤酒加红糖,生根又壮苗”……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人打着“农技专家”的旗号开展伪科普,推销质量低劣甚至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助农”科普成“坑农”骗局,不仅扰乱市场秩序,给农民带来财力物力损失,还可能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伪专家、伪科普为何有滋生空间?一个原因在于,不法分子钻了“刚需”的空子,利用了农民群众学习新技术增产增收的热情。这也反映出农技服务资源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优质服务缺位,才给了“劣币”可乘之机。

斩断违法利益链,要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深化网络平台的乱象治理,从严从快加大监管、打击、曝光等处置力度。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丰富农技服务供给,着力弥合知识鸿沟、信息鸿沟。与此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农技科普宣传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在农业科技、农技服务和农资产品等方面的科学素养和甄别能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圈套骗局无所遁形,希望的田野上必将唱响更多幸福欢歌。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刘咏   审核: 张燕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