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勾勒重庆未来的样子
2025-09-02 09:58
清晨,棕树湾社区有居民发现消防通道被占用,AI网格员“小西”瞬间抓取信息并分派处理;午后,盛兴大道环山隧道内,“小北1号”机器人正实时监测环境,识别准确率达95%;夜幕降临,无人机仍在低空巡查,“得益于AI赋能,封闭区域‘难抵达’、夜间监管‘有空当’等问题有了对策”……人工智能,已经从技术前沿来到人们身边。
当前,语言大模型、多模态模型、智能体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技术不断出现突破性创新,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工业制造,AI已经如空气般融入城市方方面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着每一天。
布局在前,主动求变。8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国家层面的战略谋划与布局,也印证着人工智能发展已从技术探索阶段全面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从探索到应用,不仅是对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对未来的前瞻部署。
地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200多家。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机械臂无需触碰车身便能完成“缝隙”检测;AI视觉系统自动扫描底盘上百颗螺栓,精度高达99.9%;无人电动卡车穿梭往来,从起始点到总装车间仅需11分钟——这个被誉为“全球标杆级智慧工厂”的生产基地,是重庆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生动注脚。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是重庆的坚定选择。今年3月,重庆专门出台《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聚焦九大重点领域,以场景“小切口”带动领域“大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重庆建设双向赋能。日前召开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更是提出“加快形成数据驱动、AI赋能的城市工作新生态”,让重庆在人工智能时代跑出引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加速度。
任何变革,都发轫于经济社会的需求,落脚到各行各业的实践。正如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所说,“人工智能+”行动,本质是要推动每一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到这场社会变革。如今的重庆,正加快构建完善全市统一的AI底座,聚焦一二三产业发展、公共安全、政务服务、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强化AI赋能,加快打造一批多跨协同示范性标志性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助推剂”。
趋势已定,未来已来。重庆定下了目标: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理范例。这座城,正在用算法的语言,重写城市发展的故事——让数字承载发展脉动,让智能承载人文价值,让山城的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智慧的光芒与生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