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不是“托管班”,但问题是孩子们假期该去哪儿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关末

2025-08-19 14:36

“吵得像菜市场一样,完全无法安心看书!”最近,不少网友反映,平时常去的图书馆在暑假期间被孩子“攻占”,不少孩子没有家长看管,聊天、嬉闹之声不绝于耳。

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城市图书馆敞开大门,为所有人提供阅读和文化服务,孩子们当然不例外。但公共场所有其基本规矩,人们在阅读自习时也都想要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空间。如果是一群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搞得书本乱堆、零食遍地、噪音不断,无疑会打扰他人、影响秩序。况且,图书馆并非专业托管机构,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对进入馆内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照看。若家长不在身边,万一孩子有打闹磕碰,恐怕又会引发责任纠纷。

图书馆确实不能成为“托管班”,但问题是,孩子们究竟该去哪儿?这些年,家长掰着指头盼“神兽归笼”成了名场面,特别对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假期托管更是一大难题——“锁”在家里担心安全,送去培训机构未必靠谱且价格不菲,有能力为员工提供暑期托管服务的单位终究属于少数。相比之下,诸如图书馆这类公共文化场所,有卫生间、饮用水等基础配备,还能提供一定的学习氛围,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社会上公益性、普惠性假期托管场所少之又少。

近些年,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托育系统愈发完善,课后托管普遍开花,解了很多家庭的燃眉之急。但图书馆被孩子们“抢占”的现象,也反映了这个链条上依然存在很大缺口。对于学龄的半大孩子来说,具备了一定自理能力,又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娱乐,且托管需求主要集中于长假。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同样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方面,很多人都呼吁能够盘活社会资源、提供有一定普惠性的服务,比如利用街道社区闲置空间,引入基本看护,或鼓励有条件的图书馆、书店开辟专门儿童阅读区域,与成人阅读区域实现有效分离,等等。

充实欢乐的假期是童年最为宝贵的记忆。让家长“有所托”,孩子“有所获”,这是所有人的期待,也将成为城市温度的体现。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 刘咏   审核: 张燕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