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收50元维护费,“收费模式”走得通吗?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张燕

2025-07-18 14:44

游客进入丽江古城要交钱了?近日,丽江古城的一纸公告,引发了广泛热议——自8月1日起,古城将征收标准为每人单次50元的维护费,单次缴费有效期为365天。

尽管丽江古城管理局回应,这是对2007年旧规的一次“优化”,费用从80元降至50元、有效期从一周延长至一年,但舆论依旧难以平复。首先,此次收费范围从团队客扩大至全体散客,触碰到大多数游客的利益;其次,公众质疑的从来不是金额本身,而是这50元是否“价有所值”。

丽江古城选择扩大收费范围有其现实缘由。据报道,丽江古城每年需投入高额资金维护:青石板路磨损修复、木质建筑防蛀加固、活水系统清淤等等。从申遗成功到现在,古城投入了48亿元,而古维费征收资金仅41亿元,财政压力可见一斑。“7亿维护资金缺口”的压力之下,景区开发方打起了“门票”的主意。

古城筑“闸机”容易,但消除和游客之间的隔阂实属不易。现实中,收费争议非丽江古城独有。2025年7月,瑶里景区突然设卡收费,导致商户生意下滑严重,村民自发印制“免费通行指南”指引游客“逃票”,景区最终在数日后宣布恢复原有免费模式;2016年,凤凰古城取消148元门票后,游客量不降反增9%,旅游收入上升5.32%。事实证明,收费解的是燃眉之急,却可能埋下更深的隐患和矛盾。

当瑶里景区恢复免费模式,当凤凰古城取消148元门票,丽江古城扩大收费范围的做法更像是对“门票经济”的路径依赖——既然扩大收费范围就可以减轻压力,何必探索更复杂的经营模式?但是,网友们的质疑已经说明,“收费模式”不一定行得通。收费与否只是表象,核心问题是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如何让居民从逃票“向导”变身古城“股东”,如何从门票经济走向体验经济。

让古城真正“活”下去的不是门票,而是人。50元维护费,若真能留住古城院落里纳西族的生活记忆,真能让八方游客们“抬头看雪山,低头品民俗”,大家自会慷慨解囊。但若是收费依据不科学、资金使用不透明、商业还是流水线,游客当然不会买账。

当前,丽江古城的“收费政策”效果仍待观察。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景区开发者可以听听多方建议,把更多注意放在旅游体验的提升、民宿文化传承上,用50元讲好丽江古城新故事——一个关于保护与发展、居民与游客、民俗与文化的故事。只有跳出“收费依赖”,在商户生存、居民权益、游客体验间找到公约数,古城才能跨越时空,真正“活”在当下。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臧博   审核: 王瑞琳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