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11岁未成年人推进了医美机构?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王瑞琳

2025-07-18 14:15

时值暑期,各大医美机构再度迎来预约高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整容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以前是准大学生想趁暑假“悄悄变美”,现在越来越多的准高中生也加入了整容行列。央视新闻报道,在前往咨询的求美者里,最小的甚至只有11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11岁孩子走进医美机构,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知情人士介绍,不管是注射类微创医美,还是创伤较大的整容手术,都不建议未成年人轻易尝试。按照规定,未成年人咨询整形美容项目,必须有父母陪同。然而,一些不正规机构打出“早做早变美”的旗号吸引未成年人,有的甚至通过篡改病历、伪造年龄来帮助其逃避监护。

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变化,医美逐渐成为一件寻常事,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需求催生供给,医美市场这些年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3120亿元,较 2023年增长14.8%。庞大的市场规模之下,一些医美机构为了争夺客源,不断下沉市场,将目光投向了未成年人这一群体,想方设法兜售“变美要趁早”的观念。

社交媒体,推波助澜。打开手机,俊男美女映入眼帘,潜移默化激发了未成年人对“变美”的向往。在算法的助推下,同类内容接连涌来,不仅加剧了焦虑情绪,也夹杂着医美类广告。这些广告多以价格低、恢复快、效果自然为噱头,口口声声“还你自信”,却隐去了其中风险。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下,极易萌生冲动。

监管缺位,约束乏力。尽管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对未成年人接受医美服务作出了详细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少医美机构置若罔闻,致使规定停留于纸面。当这些机构遇上检查频次不足、检查深度不够的现实条件,其诱导未成年人、违规提供服务的行为也就更加如鱼得水。一家医美机构逃脱监管,可能就意味着许多人被拖入风险漩涡。

事实上,早在2023年暑期,中消协就曾发布过未成年人医美消费警示。然而,现实却是警示未能有效转化为行业自律、监管升级,仍有不少医美机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行动起来,进一步规范医美整形行业准入、从业标准等,严惩违规为未成年人提供医美服务的不法机构,为未成年人医美打好“安全补丁”。

探索美、追求美本无可厚非,但未成年人仍处于成长阶段,还需要引导与保护。在此过程中,家长要第一个负起责来,及时察觉孩子的新想法,并给予足够的情感关怀与心理疏导,防止未成年人掉入医美陷阱。唯有社会和家庭相向而行,疏导与堵漏形成合力,才能让未成年人在安全的前提下慢慢探索自己心中的美,绽放最本真的青春光彩。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燕   审核: 刘咏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