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标识岂能想贴就贴
2025-07-08 09:37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通知,6月28日起,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被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新规发布后,有媒体调查发现,在某些电商和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商家在售卖各种款式的3C标识贴,上千张只要几元钱,有的甚至提供“定制年份”服务。
何为3C?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这是国家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而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今年以来,中国民航已发生15起旅客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给航空安全和旅客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国家确有必要严禁无3C标识的充电宝登机,广大旅客也需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顶着禁令,公然在3C标识上造假,置公共安全于不顾,可谓毫无公德。更需要警惕的是,这种乱象也将消解公众对国家安全认证的信任,动摇整个认证体系的权威性,进而导致市场秩序陷入混乱,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局面。因此,监管部门、电商平台等要立刻行动起来,严惩造假商家、斩断售假链条。
3C标识绝非想贴就贴,卖方和买方都要掂量掂量法治层面的后果。3C标识属于国家专有的证明性标记,由获得授权的认证机构负责统一印刷制作和发放,普通商家、厂家没有销售、生产资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也明确规定,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贴有假3C标识的充电宝一旦引发事故,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充电宝所有者也需承担相应侵权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就目前而言,及时补漏止损是眼下的关键。虽然媒体及时曝光了乱象,但部分假3C标识可能已流入市场。压力,来到了机场一边。作为航空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机场方面要提高警惕性,加强安检人员培训,提升其辨假能力,并对标注异常的3C标识进行重点排查。一旦发现“假3C”充电宝,不仅要依规禁止登机,还要及时将线索反馈给监管部门,协助溯源查处,切实保障航空安全。
从长远来看,遏制3C标识造假乱象,既需要监管部门以“零容忍”态度完善认证追溯体系,更呼唤每一位消费者主动筑牢安全意识防线。要让假3C标识彻底失去市场,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意识到其危害,主动放弃在安全问题上“走捷径”。当公众与监管部门形成合力,3C标识才能真正成为值得信赖的“安全盾牌”。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