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出“天大的好消息”,玩​梗价值高诚意更可贵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文阳

2025-06-30 21:27

“天大的好消息”谁人不爱呢?难怪天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刷了屏。

据报道,2025年高考录取工作即将启动,不少院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正紧锣密鼓地制作中。近日,天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正式发布,录取通知书上“天大的好消息”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其谐音玩梗,不仅博人一笑,也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欲”,在网络上接力为高校录取通知书“造梗”。

玩梗是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高校玩梗意在追求“年轻化表达”。当传播知识的殿堂放下姿态,以学生熟悉的方式传递善意,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新生收到这样的通知书,不仅是“被录取”的确认,更能感受到学校“懂我”的亲切感,从而提前建立对校园的好感与期待。

当高校相遇谐音梗,不止一语双关、博人一笑那么简单。更为主要的,它也是检验一所学校诚意、教育态度的试金石。

每年都有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出圈。有的高校因精美特别的材质,有的高校因独具匠心的设计,当然也包括让人印象深刻的玩梗。多数高校愿意在录取通知书上下功夫,无它,录取通知书是学子与母校的第一次邂逅,也是留给学子的第一印象。

但邂逅并不尽然美妙,感受也可能是“吃苍蝇”。近年来,在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上,几乎年年都有高校“踩坑”出错。比如今年毕业季,一所武汉的高校把毕业证上的“授予”印成了“授子”,另一所长沙的高校则让毕业生集体“结业”,更离谱的是,一所南京的学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印错了自身校名……当学生领到出错的录取通知书、毕业证,大家甚至可以想见其尴尬的表情。这些差错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仅是责任心,更是对待学生的诚意、对待教育的态度。

的确,从录取通知书可以看出一所学校对待学生的诚意。大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高等教育的体验者和消费者。高校愿意用心思在学生身上玩梗,至少表明重视自己的学生,愿意用对方乐意的方式进行沟通,拉近彼此距离,促进日后的教学相长。录取通知书为何有纪念意义乃至收藏价值?正在于学校以一封录取通知书的“以小见大”,去塑造学生对母校的初印象,是学校展现教育诚意迈出的第一步。

当然,高校录取通知书玩梗,符合学校的历史文化、尊重教育的核心价值,才能玩得自然、玩得出彩。录取通知书毕竟是一种功能性文书,天津大学的玩梗并未冲淡其作为“正式文书”的严肃性。这一点也提醒,玩梗要的是锦上添花,而非喧宾夺主,更不能过度娱乐、无梗生造,如果失去了底线,则可能适得其反。

说到底,高校玩梗的背后,对待学生、对待教育的诚意才是最珍贵的。

来源: 红星评论微信公号  
编辑: 刘咏   审核: 张燕 主编: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