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倾倒“固废”竟成生意,该如何斩断黑色利益链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徐汉雄

2025-01-13 13:32

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固废处置能力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为了逃避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废处理责任,打起了非法跨地区甚至跨省偷排的歪主意。1月12日,央视新闻披露了两起跨地域的非法倾倒固废案例。(据1月12日央视新闻报道)

据报道,2023年11月3日,安徽省广德市同溪村的一条小溪边发现了一大堆倾倒物。随着进一步调查,执法部门又在广德全市多处发现了高度类似的倾倒物,总共排查出来两千吨左右。广德处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处。公安机关查明,2000多吨固废来自浙江杭州。

2023年4月,江苏丹阳市丹北镇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在一个大门紧锁的大院内,倾倒了两万多吨各种固废。调查显示,这些固废来自江苏无锡、常州等地,属于省内异地非法转运倾倒。

▲跨区域倾倒垃圾屡禁不止(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全国各地异地非法转移倾倒固废现象频发,尤其是省际、市际毗邻区域成为非法倾倒重灾区。2024年,中央环境督察组在7省市督察发现,跨区域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广泛存在,还有城市往乡村倒垃圾甚至侵占基本农田的案例。督察组表示,这样的案例还相当高发。比如,2021年以来,江苏苏州、南通查处多起非法倾倒案件,来源多为外省市;浙江仅杭州查处的非法倾倒案件就达1199起,倾倒去向包括省外和省内其他地区。

跨地域倾倒垃圾,与垃圾的生产增多,难以就地处置有关,有的便偷偷外运。垃圾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处置垃圾要花费成本,谁都嫌麻烦,把垃圾跨地域转移,当然很省事,付点运费就行了,包袱就扔出去了,这既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显得自私自利,属于“以邻为壑”的搞法。

以安徽广德查处的这起倾倒案件来说,源头来自杭州一处地铁施工工地,首先是由施工方将渣土进行转包,包给土方中介,土方中介拿到的渣土是3100元每车,然后土方中介按照2700元每车的价格转包给了车队负责人,车队负责人又以2200元每车的价格转包给驾驶员,驾驶员拿到这个业务以后又去寻找地接人员,付给地接人员每车500元,最终这些渣土被倾倒到了安徽广德。通过四个层级转包转运,各环节都从中赚了一笔,倾倒地成了冤大头。

▲要阻断垃圾的非法转运(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跨地域倾倒垃圾容易,倾倒地要清理却不易。在江苏丹阳,不法分子操作转移倾倒仅一个多月,就获利25万元。丹阳市在对这两万多吨固废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基本完成清运。可见,违法的成本低、获利高,相关处置却要付出巨大代价。

事后查处,倾倒垃圾已成事实,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已经产生,修复环境所花费的成本远远超过倾倒的成本,因此,加强事前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介绍,处置固废要有相应投入,不同区域处置成本各不相同,这让很多机构选择将固废跨区域转移处置。一些发达地区固废处置成本高,设施又不足,就有动力去往处理成本比较低的区域进行转移。

遏制非法的垃圾转运,堵不如疏。鉴于各地的垃圾处置能力与成本不一,不妨建立公开透明的垃圾转运机制,避免固废之类垃圾的黑箱转运操作。比如,有的地方具备消纳固废的场地与空间,涉及废弃的矿场、矿洞、深坑需要填埋,这都可以利用起来当作垃圾的填埋场,既利用固废垃圾进行生态修复,又解决了固废垃圾的出路。如果有相应的信息共享机制,以生态补偿的形式进行合理转运,就能降低固废垃圾胡乱转运倾倒的危害。

根据谁生产垃圾谁负责处置的原则,各地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垃圾生产者的管理,在企业施工之前,就要有垃圾处置的预案,要配备相应的垃圾填埋场,解决垃圾的消纳问题,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对固废垃圾的处理多一些开大门走大路的途径,就能少些地下的灰色交易。

来源: 极目新闻  
编辑: 刘咏   主编:单士兵      审核: 张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