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寒假里的孩子全方位的爱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李思辉

2025-01-13 23:01

“把爱带回家,同心护成长。”日前,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等16部门印发通知,联合部署开展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旨在帮助广大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寒假前夕,16部门联合部署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重视,对接的是广大儿童和家长的现实需要。

寒假期间,未成年人从学校回归家庭,有了更充裕的活动时间。各地依托儿童活动中心等机构,带领儿童走进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场所,开展参观研学活动,有助于开阔眼界,培育家国情怀,同时也能破解家长忙于工作、分身乏术的难题。利用喜迎春节的契机,广泛开展写春联、剪窗花、游园会、闹元宵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有利于厚植中华传统文化情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普法教育,可以让寒假的意义得到延伸与拓展。寒假是一个完成课外教育的契机,这样的教育内容是对校园学科教育的补充,对儿童成长大有助益。

每到过年,一些特殊儿童群体就成了全社会共同的牵挂。各级各地各部门应按照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要求,对留守儿童、孤儿等开展关爱活动,组织“爱心妈妈”、爱心小伙伴、守护责任人给他们带去家的温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吃得饱、穿得暖,为他们带去社会的善意和温存。尤其需要建立健全全面、完备、可靠的摸排机制,确保每一个属地或非属地的儿童都得到及时照料,享受社会大家庭给予的呵护与关爱。

在落实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部署,开展一系列课外教育的同时也应看到,寒假不是“第三学期”,其直接作用在于让少年儿童放假休息、舒缓疲劳。因此,开展各类活动,还需尊重未成年人意愿,给予他们更多自主选择权。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刘咏   主编:单士兵      审核: 张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