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重报时论|农村改厕不能为改而改

重庆日报 方桂琴 2019-12-03 07:45

  据新华视点报道,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组在安徽、河南一些地方现场检查发现,一些村镇已经完成改造的厕所或者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因为没有考虑冲水问题,不好用、不能用,厕所长期闲置,成了“摆设”。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农村如厕问题,一直是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一些简易土厕所十分不卫生,平时臭气熏天,天热时蝇虫扑面,下雨天污水横流……下不去脚、捏着鼻子成为常态。从旱厕改水厕,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还有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小厕所、大民生”,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地区“束手无厕”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问题,详细询问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去年底国家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今年中央财政投入70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中央推进农村改厕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如厕问题的关心。

  然而,这一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民生实事,却在部分地方走形变样。一些已完成改造的厕所因各种原因不好用、不能用,沦为“摆设”。如有的偷工减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有的缺乏统筹规划,无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等设施配套;有的缺乏后期维护,没有建立废水收集循环利用体系,使用成本较高;有的光解决“入端”问题,却没解决“出端”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一些厕所改造后处于半废弃状态,使村民“方便”大不方便。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作风不实,形式主义作祟,为改而改,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有的是态度不正,应付了事,认为“好赖改改就行了”;有的是不守规矩,偷工减料,趁机“捞油水”“吃回扣”;有的是管理无序,盲目赶进度,质量无把关,后续无配套……归根结底,还是相关责任人没有把农村改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到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来,没有把初心实打实践行在为村民服务上来。

  要知道,民生实事的质量影响办实事者的形象。民生实事没办好,绝不是结果“+0”,而是效果“-1”。一次民生实事没办好,不仅会影响群众获得感的提升,还会导致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失去信任、产生不满,进而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农村改厕,既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好用。这既需要从思想层面更加重视这个问题,注重全面考虑问题,系统解决好配套问题;也需要从技术层面解剖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水压、化粪、成本等问题。在农村推进“厕所革命”,只有把“小事”当大事,把改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抓手、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配套工程来抓好,彻底解决好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文明的短板,才能让广大村民“方便”更方便,共享美好生活。

编辑柏云辉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