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重庆|
  • 时政|
  • 区县|
  • 时事|
  • 理论评论|
  • 专题|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聚焦市六运会 | 永川多措并举,破解场馆利用难题
    来源:重庆日报·体育
    时间:2021-04-29 10:41:15 | 记者: | 编辑:石慧萍

    “这场馆真漂亮,灯光照明太棒了!”在不久前结束的市六运会篮球比赛上,一位参赛小队员兴奋地说到。作为太极拳、篮球等项目比赛场地的永川体育馆,从亮相之初,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其科幻的造型、雄伟的气场,更是让众人惊叹不已。

    无独有偶,在永川区,承接市六运会单项赛事的比赛场馆场地达到了28个,其中既有老旧场馆改造升级的,有依托区内学校资源循环使用的,更有“地校”联建提高场馆利用率的......也正是这些创新举措,使得大赛场馆使用的难题迎刃而解。

    ▲场馆新貌

    利用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

    永川区作为市六运会的承办地,具有较好的体育设施基础,是渝西地区较早建成“一场一馆一池”的区县。在2019年,永川区就完成了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升级后的永川区体育中心不仅能完成市六运会各项竞赛表演任务,还拥有了举办全运会、城运会、全国田径锦标赛等高标准赛事的能力。

    “地校”联建,确保场地有效利用

    在校学生平时对于体育场馆的使用需求高,“地校”联建、联合使用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场馆在大赛后的使用频率问题,有效避免体育设施的闲置浪费。

    将单板滑雪、射击等项目放在区外举办

    本届市运会设置了单板滑雪、射击、跳水、高尔夫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竞赛项目,如若为此专门建设比赛场馆,后续可能会造成场地空置浪费。在本届市运会中,永川将部分不具备场馆条件的项目放在区外举办,一举两得,既可完成市六运会各项比赛任务,还可避免市六运会举办之后场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文/曹儒威 程淼淼)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