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博会收官日:“重儿・小乙”儿科AI家庭医生发布会为现场注入民生温度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09-08 16:07

9月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最后一天,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中央大厅北序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召开“重儿·小乙”儿科AI家庭医生专场发布会。作为本届智博会唯一参展的公立医疗机构发布的民生成果,本场发布会以“智慧传承,守护新生”为主题。这款融合古今儿科智慧的AI医生,以“24小时守护儿童健康”的定位,为这场聚焦“人工智能+”的产业盛会注入温暖民生温度。

▲发布会现场

以科技创新破难题,擘画智慧护幼新路径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在致辞中提到,重庆虽已实现婴儿死亡率1.9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7‰,但仍存在一些挑战,“重儿・小乙”正是以科技创新破解儿科资源难题的实践,能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填补服务盲区。他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推动AI技术与儿科医联体深度融合,将“重儿·小乙”纳入儿科诊疗协作网络,缓解基层儿科压力。二是加强中西医协同创新,开发小儿推拿、智能指导、三伏贴等特色模块,打造“中医药+AI”服务模式样板。三是制定智慧儿科数据标准,确保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为国家儿童健康管理数字化提供创新方案。他还表示市卫生健康委将从政策、基础支撑、标准规范三方面提供保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晓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晓东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全国顶尖儿童医院,医院早于今年4月推出“小乙医生”,依托儿科循证知识库与大模型技术,提供全流程健康咨询;其“可见思考”模式、本地化数据存储及专家评审机制,筑牢了服务安全底线。他提到,选择在智博会发布“重儿·小乙”,是为传递 “智慧医疗+人文关怀”理念,未来将推动“重儿·小乙”扩大应用、跨区域互通,打造可复制的“重庆经验”。

随后,发布会焦点转向“重儿・小乙”核心亮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大数据工程中心主任宋萍以“深夜育儿焦虑、网络信息杂乱”等痛点切入,向大家介绍“重儿·小乙”源自“钱乙慧儿”大模型,以“数据+算法+专家”为核心,可提供智能问诊(症状判断、就医引导、照护建议)、专属健康档案、报告解读服务,且无需下载,微信即可使用;未来还将完善健康画像,向全国城乡延伸服务。目前,该院援疆援藏医生已在日常工作中向许多患儿家长推荐使用。

宣传片《智慧守护——重儿・小乙》,通过真实育儿场景、家长与“小乙”的互动画面,直观展现产品如何缓解深夜育儿焦虑、助力健康管理,让观众对“重儿・小乙”的服务价值有了更生动认知。

12位受邀嘉宾共同登台,将手掌放在启动装置上,本场发布会迎来高光时刻——“重儿・小乙”启动仪式。随着全场倒数装置点亮,“重儿・小乙”儿科AI 家庭医生正式发布。

现场体验显实效,答疑解惑展优势

启动仪式的热烈氛围尚未褪去,产品体验环节随即开启。主持人邀请一位观众进行现场互动。

“我的宝宝前天晚上出现发热,体温在38.6——40度,家里人很着急,发热两天了。”观众提问后,“重儿・小乙”快速响应,不仅给出专业建议,还以通俗语言解释原理,生动诠释“指尖上的儿科指导”的便捷性,让在场观众对该产品有了真切的认知。

媒体提问环节随即展开,现场记者围绕“重儿・小乙”的核心优势与安全保障提出问题。针对“如何确保AI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一问题,宋萍解答道:首先,“重儿・小乙”的知识基座源于海量高质量资源,不仅整合了医学文献、指南、图书,还纳入了真实儿科临床数据,确保信息权威;其次,在服务边界上进行了约束,例如不直接提供用药建议,同时着重强调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并建议相关用药方案由医生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最后,组建了专业全覆盖的资深儿科临床专家团队,对所有文献、图书、教材及AI 输出内容全程审核、反馈,推动“重儿・小乙”持续迭代升级,不断优化准确性。

当被问及“作为领先的儿科AI家庭医生,‘小乙’与互联网上的在线问诊相比,有哪些核心优势”时,北京左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超回应:一是专业性与响应速度不同,“重儿・小乙”基于儿科专属循证知识库研发,聚焦儿童健康领域,比覆盖全科室的通用在线问诊更具针对性;二是响应机制不同,“重儿·小乙”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且有专业儿科医生在后台持续查看AI输出内容,及时优化服务;三是服务模式不同,目前“重儿・小乙”提供免费服务,还能为孩子构建专属健康档案,记录生长发育、历史问诊等数据,实现长期健康追踪,这是多数互联网在线问诊难以覆盖的。

▲现场答疑

“重儿・小乙”的发布,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人工智能赋能儿童健康的创新实践,更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中儿童健康保障要求的具体行动。未来,医院将持续推动“重儿・小乙”优化升级,拓展应用场景,让这款融合古今儿科智慧的AI家庭医生,为更多家庭的育儿生活提供便利,为儿童健康成长筑起科技守护屏障。

(傅栩 图/李瑞琦)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冯超   审核: 李苒 主编:王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