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解决城市交通难题 150名香港师生来渝参观交流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志峰 实习生 王文文

2025-04-02 21:33

4月1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香港特区教育局组织的150名香港特别行政区嘉诺撒圣马利书院师生,走进重庆交通大学开展内地考察交流。

▲专题报告会现场。记者 李志峰 摄

从2021/2022学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开始推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简称“公民科”)课程。其中,内地考察是“公民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地区的高中学生会到内地进行一次考察,通过体验式学习,了解国情和国家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家发展成就的认识,提升国民身份认同感。

“你们知道从香港到重庆有哪些交通方式吗?”“中国目前公路总里程是多少?”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以《未来交通》为题,为来访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分享。

“香港和重庆两座城市同为山地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香港依海、重庆傍江。”宫辉提到,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运行管理方面,两个城市都面临诸多共同挑战,这也为两地在交通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关于未来交通应用场景,宫辉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震撼的未来构想画卷:超高速磁浮列车实现“千里一日还”、空天飞行器贯通低空交通走廊、悬浮隧道连接跨海城市群、极地装备开拓冰雪运输线、星际技术叩响深空探索之门、未来交通突破物理边界……这一系列构想让在场学子眼界大开,仿佛置身于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报告中,宫辉还介绍了学校在未来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混合动力复合翼无人机、交通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高空风力发电等。他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交通领域学习与研究,未来共同探索解决城市交通难题。

讲座后,来访师生们分组参观了重庆交通大学校史展览馆与“两路”精神育人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深入了解“两路”精神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重庆交大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故事,深刻感受了老一辈交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参观“两路”精神育人园。记者 李志峰 摄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李珩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