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刷新!科学城中子科学基地项目预计年内完工
2025-01-13 18:39
1月13日,记者了解到,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项目——中子科学基地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目前,1号楼大型科学装置厂房主体结构全面完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余楼宇也在有序推进,园区整体建设预计今年完工。
▲中子科学基地项目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据介绍,中子科学是核科学技术的基础,人们形象地把中子称为核能系统的“灵魂”,而中子研究也是核能与核技术创新发展的源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表示,中子具有穿透力强等突出优势,除了应用于核能,还可以应用于高精度无损检测、油气与矿藏勘探、肿瘤的精准治疗等领域。
2023年6月,中子科学基地项目在重庆高新区巴福镇启动建设,由吴宜灿领衔的“凤麟核”团队打造。项目占地面积约96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以中子科学基地为核心,培育引入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中子产业新高地,打造国际化高端研发制造基地。根据规划,项目拟建设9栋楼,包括大型科学装置厂房、中子制药厂房、中子治疗厂房、研发生产厂房、运维服务中心及中子科学研究院。
眼下正是隆冬时节,不过,中子科学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热火朝天。记者看到,现场机器轰鸣、车来车往,建设者们干劲十足,正在抢工期、赶进度。
“目前,1号楼主体结构全面完工,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正在进行最终的集成调试。”高新开发集团下属城市建设集团现场代表刘阳杰说。
▲工人在进行内部装修。雷键 摄
记者了解到,依托上述大型科学装置,未来,该项目可支持聚变能、先进核裂变能等先进核能系统研发与核技术应用研究,开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航空航天、工业安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实验。同时,作为中子技术产业应用的试验平台,该项目还将在中子治疗、中子检测、中子制药、新能源、同位素生产、辐照加工等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大型科学装置已引出强流离子束流并产生聚变中子,关键技术指标参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计划将于今年完成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项目建设还在推进过程中,但落地以来,中子科学研究院已成功孵化了中子医疗、中子制药、同位素电池、辐照加工应用、核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其中,国重医疗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正在与重点医院合作共建中子医学中心,推动中子治疗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让广大肿瘤患者受益。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