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糖友”找寻生的希望!他们发现糖尿病肾病发病新机制
2024-11-21 15:41
你听说过糖尿病肾病吗?它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那从糖尿病到糖尿病肾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11月21日,记者了解到,由重医附一院肾脏内科主任杜晓刚团队提出的“自噬流障碍——脂糖代谢紊乱肾脏损害新机制”日前荣获2023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该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探索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重医附一院团队探索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受访者供图
糖尿病肾病是什么?
是由糖尿病继发的慢性肾脏病,表现为不同程度蛋白尿及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
“肾脏损害其实有很多种原因,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肾炎、红斑狼疮等。”杜晓刚说,他和团队研究的正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即糖尿病肾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50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更高。
据杜晓刚介绍,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其中,1型糖尿病多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细胞,使身体不能产生足够胰岛素,这类患者发病通常比较早,往往和遗传、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2型糖尿病主要是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发生通常和不良生活方式,像长期高热量饮食、运动量不足、不良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中,约有10%—40%的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杜晓刚举例说,前不久,他就接诊了一名70岁的糖尿病患者,该患者患糖尿病20多年,最近一个多月来,出现了双下肢水肿、食欲减退等症状。经诊断,该患者因多年糖尿病导致了糖尿病肾病,目前已发展为尿毒症。
▲重医附一院肾脏内科主任杜晓刚团队。受访者供图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据介绍,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可引起肾衰竭,危及生命。
脂糖代谢紊乱肾脏损害新机制是什么?
自噬流障碍是“罪魁祸首”
遗憾的是,针对糖尿病肾病,虽然有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但其治疗效果有限,糖尿病肾病防治仍是医生和患者面临的巨大挑战。那糖尿病肾病是如何发生的?有没有潜在的新靶点进行防治?杜晓刚及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杜晓刚说,现有研究认为,高血糖、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是引发糖尿病肾病的三大原因,他们就将目光放在了高血糖及高血脂上,聚焦脂质稳态、自噬调控、代谢重编程等关键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重医附一院团队探索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受访者供图
“我们发现自噬流障碍是加重糖脂代谢紊乱肾脏损害的‘罪魁祸首’。”杜晓刚解释说,自噬流是一种细胞分解代谢途径,通俗来说,就是人体内细胞会产生一些受损伤的蛋白或衰老的细胞器,他们会形成自噬小体,从而被溶酶体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稳态和正常细胞功能。相反, 自噬流如果发生障碍,自噬小体就不能被溶酶体顺利降解而在细胞内异常堆积,就会导致细胞损伤,从而导致肾脏损害。
此外,团队还提出了CD36、TFEB、sEH可能作为潜在靶点防治糖脂代谢紊乱肾损伤的治疗新策略,为临床上防治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寻找新的靶点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