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守护老旧小区安“燃”无恙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周尤

2025-07-26 17:07

“现在天然气管道终于改道了,远离了配电室,消除了安全隐患,焦虑没了,睡觉都踏实些。”近日,家住北碚区天生街道梨园村16号的居民王大爷向回访的巡察组说道。

这件事还得从2024年3月区委第五巡察组入驻天生街道开始说起。

区委巡察组在一次下沉接访时,收到群众反映“梨园村16号1-2和1-3中间的天然气管道与配电室相隔太近,恐怕有安全隐患”“管道用了30年了,难免有老化现象,一旦漏气后果不堪设想”。

“老旧小区”“天燃气”“配电室”等关键词叠加,引起了区委巡察组的高度警觉,全组立即“兵分两路”开展核实工作。现场组联动街道查阅该小区建设历史资料,测量两者间距。政策组联动燃气公司、供电公司了解相关要求和安全风险源。

原来,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小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受限于紧凑的用地空间、落后的施工技术,导致天然气管道和配电室建设未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实际间距不足0.3m。

“若两者距离过近,电力线路故障时产生的电磁感应会在金属管道上形成感应电压,长期作用下可能引发管道腐蚀穿孔,加剧泄漏风险。”燃气公司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介绍道。

加之,长期以来,天然气日常管护重视管道安全,忽视了周边设施的相互作用影响,造成该段管道“带病运行”至今。

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区委巡察组赓即集中研判,并报经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将该问题移交给天生街道立行立改,并督促其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排查整治。

为此,天生街道积极抓实整改,联合燃气公司重新调整管道设计,采取敷设架空方式对原天然气管道进行改道,拉开与配电室间距至4米,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消除了老旧小区用气安全隐患。

在此基础上,北碚区纪委监委强化日常监督,督促区经济信息委等相关单位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全区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全区排查39万天然气用户、4600余公里管道,发现管道锈蚀老化、违章占压等隐患123处并完成整改,有效降低了燃气管道安全风险。

“我们将持续用好下沉接访、重点走访、上门回访等方法,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立行立改、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北碚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卞立成   审核: 张珺 主编:余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