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看巴渝|北碚:强化民用醇基液体燃料联合监管守护安全“生命线”
2025-01-11 18:36
“燃料桶上方的窗子莫关闭,要保持通风。”“灭火器快到期了呦,注意更换。”近日,北碚区纪委监委联动区经济信息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开展民用醇基液体燃料隐患整治“回头看”。
此前,北碚区委第三轮巡察区经济信息委时发现,全区民用醇基液体燃料年使用量高达数百吨,主要集中于商业餐饮、建筑工地及学校食堂等领域。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作为易燃易爆危化品,醇基液体燃料使用主体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储存环境杂乱等问题,且多部门在监管中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执法合力未有效形成,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考虑到推动联合监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难度较大,2023年9月,区委自我加压、下借上势,主动将问题上报至市级‘巡视问题清单’申请提级监督。”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领导介绍,问题纳入“清单”,意味着被市委“挂牌督战”,要填补有效监管空白,让整改出成绩、有亮点,这就要求全区务必在抓整改、督整改上同向发力、集中攻坚。
由于全区使用主体点多面广,且主管部门与属地镇街联合监管经验薄弱,整改初期便暴露出全区“一盘棋”整改合力不够、劲头不足的问题,进展较为缓慢。为此,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召开“一把手”履职调度会4次,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围绕阶段性目标任务推进情况,成立督察小组,现场督进度8次,自上而下、层层压实整改主体责任。
在“纪巡”联合督导下,北碚区专门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领导挂帅、统筹部署,区经济信息委作为整改牵头单位,围绕系统排查摸底数、宣传培训提意识、专项整治强监管制定1个总体方案,区住房和城乡建委、区市场监管局等分领域制定N个子方案,以“1+N”方式将流通、使用端风险摸清楚、管起来、防范住。截至目前,整改责任单位全域检查13次,摸清360家使用主体基本情况,推动化解风险隐患319项,联合打击、取缔违法经营窝点2家。围绕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开展专题培训3次,发放安全手册900余份、发送宣传短信10000余条。
实现有效监管,不能只靠一次专项整治,必须从固化制度机制着手,建立规范化防控体系。为此,北碚区在市经济信息委指导下,聘请行业专家协同编制《北碚区民用醇基液体燃料安全分析报告》,并据此探索修订安全管理制度,推动监管责任落地、属地责任落实。为持续压实监管职责,建立分管区领导联席会机制,每半年听取监管情况报告,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
“不仅如此,为强化源头治理,我区还争取市经济信息委支持,推动醇基液体燃料储配站建设项目完成选址布局,目前已进入招标环节。”北碚区经济信息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家储配站,并有效压缩非法生产经营空间,推动醇基液体燃料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