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警示教育这剂“良药”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6-13 09:29

“看到曾经的领导站在被告席上,既震惊又惋惜,让我们深受警醒”“总觉得违纪违法是‘别人的事’,目睹昔日同事成为警示教育片中的反面教材,我们真切感受到党的纪律不容挑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警示教育已成为当前各地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

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实现标本兼治的应有之义。警示教育如同一剂良药,味苦却利病、效猛但去疴,发挥着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的重要作用。

但在警示教育中仍存在“台上声泪俱下,台下昏昏欲睡”的情况,有的党员干部觉得“案中人”与自己相距甚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党员干部抱着“吃瓜”心态,只聊“八卦”,却不反省。同时,部分警示教育内容同质化、形式套路化,助长了这类“看客心态”。如此,警示教育效果难以更好入脑入心、更深触及灵魂。

“治病”要治病根,“靶向治疗”才能药到病除。警示教育要避免“千人一方”,必须突出针对性。一方面,警示案例选取要精。要结合地域实际、岗位实际、个人实际,多选活用“身边案、新发案”,完整呈现与“四风”问题有关的行为方式、危害后果及其所受惩处情况,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划红线、行为上明界限。另一方面,警示教育方式要准。重庆市江津区组织关键岗位干部到法院“零距离”旁听涉案人员庭审;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紧盯年轻干部抵腐定力不够等弱项,带他们走进监狱感受“铁窗生活”。如此“精准滴灌”的警示教育方式,让惩治“踩红线”“越底线”的利剑时刻高悬。

“治病”也为防病,“定期体检”才能防患未然。一次警示、终身“免疫”并不现实。警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建立警示案例资源库,实行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复盘总结违法违纪案件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量身定制教育内容,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将党员干部头脑中不正确的“一闪念”“不经意”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查”“改”贯通。深刻剖析案例呈现出来的体制机制缺陷和管理漏洞,做好问题台账梳理和整改措施落实,通过建立跟踪督办、限时评估、动态回访等机制,抓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从思想上、制度上、落实上切实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汪茂盛)

来源: 当代党员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余虎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