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头跑”到“一库汇”,这个地方实现数据碰撞预警
2025-11-04 21:53
“这批公租房申请人员是否符合申请条件?我们需要看一看不同数据库中房产信息是否一致。”在湖南省常德市纪委监委智慧纪检大数据平台上,市住建部门保障对象登记数据正在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记录的数据实时碰撞,不一会儿,几个持有房产却仍在申请保障房的异常信息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样的工作场景,已经成为市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开展监督检查的日常。
实现数据碰撞预警并非一蹴而就。“几年前,不同职能部门信息系统独立建设、数据标准不一,一些部门的数据格式差异直接影响着数据汇集和碰撞分析效率。”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坦言,数据共享难、汇总难是智慧纪检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期的突出难题,因此,破解“数据围墙”成为开展大数据监督的首要课题。
常德市纪委监委以监督需求为导向,主动与全市多个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协调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数据提供责任清单等方式,推动各部门数据资源高质量汇聚,并实现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工作的有效衔接。在数据使用环节,市纪委监委建立“一数据多场景”应用模式,将汇聚而来的基础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同步推送至关联查询、情报分析、监督预警等多个平台子系统,既有效破除壁垒,也推动数字技术与监督业务深度融合。经过持续努力,该平台形成了以大数据资源库为核心,以关联查询、情报分析、监督预警三大系统为支撑的“一库三系统”架构。监督工作从依靠零散数据“单打独斗”向运用一体化大数据进行精准监督转型升级。
“有时,公职人员相关违法信息如果不能实时推送,等我们拿到线索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机。”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信息滞后、协同不畅等监督痛点,市纪委监委与交管、组织、财政等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与实时预警联动机制。以“酒驾醉驾违法人员信息智能比对与预警系统”为例,市交管部门将违法人员信息现场录入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开发的“智慧护廉”小程序后,系统后台的智能比对模块一旦识别出公职人员身份,将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推送至纪检监察机关。这种“数据不落地、信息不滞留”的实时共享模式,使得信息走上了“录入-预警-处置”的“高速路”。通过嵌入式监督,实现了监督工作从事后追查到即时处置的转变。
“平台建好了,数据汇齐了,但有些基层同志反映‘不会用、不敢用’。”面对大数据监督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市纪委监委将提升基层人员的数据应用能力作为关键环节,着力推动省级查询平台向县区延伸。采取“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市纪委监委组织全市9个县市区相关人员开展多轮次系统操作培训,针对数据查询、模型构建、分析研判等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辅导。在培训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数据信息查询员、审核员、监督员的职责,并建立“传帮带”机制,持续培养信息化应用后备力量。如今,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能够运用平台开展常规数据查询和基础分析,还能根据本地监督重点,灵活运用平台既有功能开展针对性数据筛查,数据资源得到了更加具体广泛的应用。
从打破数据壁垒到打通共享链路,从建强平台到赋能基层,常德市纪委监委不断探索将大数据应用难点转化为监督工作亮点,以数据融通驱动监督精准化、智能化,为深化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聂 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