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指成拳破壁垒 巫山基层监督这样拧成“一股绳”
2025-10-20 21:06
前不久,重庆市巫山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与驻县卫健委纪检监察组会同县委第七轮第二巡察组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罗某作为公职人员将《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到某药房的问题。巫山县纪委监委立即对这一问题线索开展初核,由分管领导牵头、协管常委全程指导,纪检监察室负责统筹协调和案件定性,驻县卫健委纪检监察组负责提供问题线索初核信息、协助开展调查取证,乡镇纪委及医院纪委则依托基层优势,做好涉案人员联系、基层情况摸排等工作。仅用15天就进行立案,较以往单一办案模式效率提升8%。
巫山县纪委监委依托“纪检监察室+机关综合室+派驻纪检监察组+派出监察室+乡镇(街道)纪(工)委+国有企事业纪委”联合办案机制,推动室组地企医校协作办案,将分散的办案力量拧成“一股绳”,显著增强办案战斗力,有效破解基层办案力量分散、专业能力不足、跨领域办案难等问题。
“改革前,派驻机构分散办公、各自为战,监督力量碎片化。乡镇纪委、国企及学校医院纪委专业能力薄弱,难以应对复杂问题。”巫山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机构整合、集中办公与“室组地”联动,将委机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组、基层纪委等力量“攥指成拳”,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监督网络。
改革后,“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明确各主体职责,各环节无缝对接,避免以往“信息壁垒”“重复工作”等问题。同时,开展“码上举报”“清廉驿站”试点工作,通过视频、报纸、发放廉风扇和廉洁书签等宣传推广活动拓宽问题线索来源,信访举报受理体系向基层进一步延伸。目前,全县26个乡镇(街道)340个村(社)已完成“码上举报”二维码和“清廉驿站”工作职责上墙。
该负责人表示,集中办公与统一管理让派驻机构脱离驻在单位日常管理,减少“熟人干扰”,增强监督独立性;“组组地”联动中,跨部门、跨层级监督力量协作,避免基层纪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例如,基层纪委发现涉及县级部门的问题时,可第一时间联动对应派驻纪检组,形成“基层发现、派驻推动、上下联动”的问题解决闭环,打通监督“中梗阻”,切实提升监督权威性与有效性。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