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处分62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807个
2025-06-24 11:30
“我通过‘码上点题’向你们反映问题后,相关干部动作很快,我现在已经领到红本本了。”日前,巴南区圣灯山镇居民张善明拿出自家的不动产权证,一边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高兴地展示,一边冲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像张善明一样,因高洞子水库搬迁的圣灯山镇50余户群众都已取得不动产权证。这是该区纪委监委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坚持有案必查,并开通“码上点题”,拓宽问题线索发现渠道取得的一项成效。
“开展监督离不开群众,群众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也只有群众最清楚,因此必须发动群众力量。”巴南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说,为切实做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区纪委监委通过开通“码上点题”,邀请群众扫描二维码,直接把其关心关切问题“一键提交”至区纪委监委,并开通“码上评价”,形成“群众前端扫码点题—纪委后端督促解题—群众评价解题成效”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
收集到群众扫码反映的问题后,区纪委监委建立台账,分门别类,动态管理。对侵害群众利益、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通过严查快处机制,严惩不贷;对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督促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几个月前,张善明在村里见到区纪委监委设置的“码上点题”后,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扫码提交了高洞子水库50余户搬迁群众长期未办到不动产权证的问题,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音。
“您的问题,我们已纳入‘办证难’问题专项整治重点内容,有关进展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收到该问题后,区纪委监委一边回复反映人,一边组织人员实地核查,着力发现相关干部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以及在办证环节吃拿卡要等问题。
经详细核查,区纪委监委发现,相关部门在解决群众“办证难”方面虽然不存在吃拿卡要问题,但是存在对群众诉求处置不及时、措施办法不多等问题。紧接着,区纪委监委一边向区委报告有关情况,由区委指导区政府协调督促相关部门,通过干部现场接访、部门现场办公等方式,进一步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另一边,定期向群众反馈问题处置进度,从群众切身感受出发,了解干部在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推诿卸责等问题,一旦发现相关问题立即依规依纪追责问责。
就这样,高洞子水库安置居民“办证难”问题的始末迅速厘清。原来,为推进水库建设,相关部门在多年前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该公司采取购置房屋的方式安置群众,购置数量50余套。后来,因房屋产权证办理需提供契税发票,但该公司不具备相关条件,无法申报缴纳契税,税务部门不能为其开具契税发票,进而导致安置群众住进新家,却一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
症结找准了,解决的速度就更快。区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沟通协作,采取购房款“先退后付”、已开票据冲红后再完善相关手续等方式,最终取得完税证明。目前,高洞子水库50余户安置群众已全部取得不动产权证。
对问题处置过程,群众是否满意?区纪委监委还开通“码上评价”,邀请群众对处置过程、处置结果等予以评价,对评价较差的,再次进行跟踪督导,督促相关干部尽职履责;对评价为好的,向区委组织部等部门反馈,纳入干部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5件8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2人;推动解决群众“办证难”、燃气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7个,群众好评率达99.24%。
巴南区监委特约监察员
巴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四级高级检察官 赵露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有案必查的同时,拓宽问题线索发现和收集渠道,邀请群众参与监督,让群众点评监督成效,并根据群众反映情况,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督促相关责任主体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解决急难愁盼,以真真切切的变化回应了群众的关切,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了“满意清单”。
(李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