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如何当好“两山”理念模范践行者?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饶思锐

2025-08-16 07:25

8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日子。

当天上午,重庆市召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座谈会,强调全市上下要聚焦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标志性成果,以美丽重庆建设的新担当新作为,当好“两山”理念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着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重大使命,其“两山”转化之路,不仅关乎一域发展,更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7月2日,游轮航行在巫峡段水域,游客正乘坐游轮欣赏长江三峡旖旎风光。谭昌藩 摄/视觉重庆

“两山”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发展,是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20058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2018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其中之一。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大会报告,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的主要内容。

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要求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20238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2024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思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两山”理念一经提出,便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升华,在国家治理、发展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8月13日,重庆市梁平区,飞驰的郑渝高铁列车与泛黄的稻田相映成景。刘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是山水之城,更是美丽之地,与“两山”理念十分契合。

从政治使命来看,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重庆义不容辞!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不仅肩负着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也肩负着“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千钧重担。

三峡库区生态安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等使命,使重庆在践行“两山”理念上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战略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重庆被赋予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使命,这要求重庆在践行“两山”理念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从自然禀赋来看,重庆是山城、江城,天然就是“两山”理念的实践地。

长江从重庆穿城而过,山脉绵延耸峙,江河合川东进,这里既有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壮美,也有山重水复、山多地少的局限。独特的地理形态,特殊的自然禀赋,艰巨的发展任务,让重庆生态脆弱性与发展紧迫性更加突出。

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构建美丽重庆建设的“四梁八柱”,推动绿水青山生态本底更加靓丽,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山区库区绿色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两山”转化通道不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面貌。巴渝大地用绿色蝶变,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从发展经验来看,重庆必须答好严苛的“自然命题”,经受住“历史考验”。

曾几何时,重庆个别地方因生态保护意识不足导致水土流失、污染加剧,有的则因缺乏转换路径让老百姓“守着青山叹清贫”……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或因守着环境停滞发展,都留下惨痛的经验教训。

绿水青山是巴渝儿女的永恒乡愁,金山银山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无论是发展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还是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发展现代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又或是系统推进“九治”,都着眼于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进一步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让生态治理、绿色发展成为重庆这座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金名片”!

重庆的实践深刻昭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人类文明进阶的必答题。保护好生态就是积蓄最雄厚的资本,坚持绿色发展才能赢得最长远的未来。

▲7月25日,重庆市开州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草木葱郁。王晓宇 摄/视觉重庆

一江碧水为墨,两岸青山作笺。当长江的春水映出更蓝的天空,两岸的青山孕育出更丰富的物产,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常态和市民的自觉选择……这座山水之城前行的每一步,都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阔图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如何才能当好“两山”理念模范践行者,不断开创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下更大功夫!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仍不能有半点掉以轻心。当好“模范生”,需要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完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纵深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健全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抓好生态系统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永保一江碧水向东流。

必须在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上下更大功夫!高质量发展,既不是脱离保护谈发展,也不是放弃发展谈保护。当好“模范生”,既要积极探索山区库区生态强县富民和现代化新路子,大力培育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创新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也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强化AI赋能迭代升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完善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

必须在弘扬生态文明完善生态机制上下更大功夫!践行“两山”理念,不仅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之变,更体现在生态文明之兴。当好“模范生”,必须要大力传承弘扬长江文明和巴山渝水生态文化,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抓好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等工作,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文化力量;要深入推动“两山”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建好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好“大综合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形成超大城市生态治理新范式,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一道融合自然逻辑与发展智慧的辩证题。

只有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雄奇山水、新韵重庆成为重庆发展的最靓名片,不断在高质量发展中破浪前行,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标杆,不断打造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新样板探索形成超大城市生态治理模板,才能不断为全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杜铠兵 主编:刘海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