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这场新旧动能转换的硬仗,重庆怎么打?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桃花岛主

2025-04-18 07:25

当前,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正稳步有序推进。短短一年间,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今年年初,政策力度更是进一步加码。这不仅是简单的设备更替,更是关乎国家竞争力提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之战。

重庆积极投身其中,立下“军令状”:到2027年,全市将累计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8000个,带动设备更新改造5万台(套)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面覆盖。

企业,无疑是这场大戏的主角。重庆若要打赢这场硬仗,核心在于如何做到让企业敢换、会换以及换得值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考验着城市的政策智慧、创新能力与产业协同水平。

▲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市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正在调试生产线上的新设备。特约摄影 孙凯芳 摄/视觉重庆

对企业而言,设备更新无异于一场自我革新的“刀刃向内”之战。

企业做决策时,总会面临成本、风险、收益这个“不可能三角”。设备更新之所以难,就在于这三者的失衡。

成本方面,一些高端设备单台价格动辄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这对企业资金实力是巨大挑战;风险层面,技术迭代速度快,设备可能还没回本,就因技术落后被淘汰;收益上,市场波动频繁,可能难以实现预期利润。

企业的焦虑,就是政策的靶心。

化解企业焦虑,需要真金白银“减担子”去年,重庆就已多管齐下,助力企业设备“升级换代”。

财政补贴上,对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给予实打实的补助。税收优惠力度也不小,比如,重庆渝江压铸股份有限公司购置总价约4.5亿元新设备,享受到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3.1亿元,极大减轻了税务负担。

贷款方面,重庆不少金融机构推出“设备更新贷”“专精特新信用贷”等信贷产品,为企业化解融资难题。此外,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最能说明效果。2024年,重庆市工业设备投资增长6.1%,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5.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增强企业意愿,需要风险共担“兜底子”如可以采用创新模式,探索推出专项担保产品,进一步增强企业更新设备意愿。还可以协调设备生产供应企业推出先租后售、分期付款、延长账期等服务,推动上下游企业共享市场红利、共担市场风险。

唯有采用各种方式,为企业更新设备上一道“保险”,减少企业面临的资金、市场等方面风险,真正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才能大幅提升广大企业更新设备的意愿。推动广大企业更新设备,不能简单地靠政策“输血”刺激,而是应通过创新举措改变企业的“投资算法”,让企业从“不敢算”转变为“算得过来”,从而主动“造血”开展设备更新。

▲江津区德感工业园,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景象。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企业有了更新设备的意愿,如何科学、有效地“换”成为关键。重庆应站在更高维度,引导和帮助企业更新设备。

导航定向“指路子”面对技术路线选择的迷茫,去年重庆发布了《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4大任务,列出5万余台设备更新清单,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转型升级服务。

后续,重庆还可根据实施情况,继续出台更贴合实际的政策,为企业设备更新在技术选择上持续“保驾护航”。

产业大脑“当翻译”推动企业更新设备,要充分用好“产业大脑”这一独特优势。目前,重庆正全力搭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全新生态。“产业大脑”如同一个超级“翻译神器”,可以将各种复杂的数据信息“翻译”得明明白白,从订单预测到供应链协同,全流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数据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更新设备。

百万蓝领“再镀金”设备更新绝非简单的设备更替,而是技术能力提升与人才体系完善的系统性工程。重庆可针对蓝领转型开展专项行动,每年定向培训,促使传统技工转型,让一线工人从单纯的设备操作者转变为懂工艺、能优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企业更新设备后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此外,在这场设备更新的攻坚战中,重庆还需警惕两大潜在风险。

一是坚决防止“低端产能重复更新”现象,全力避免陷入“换设备却不提质增效”的发展怪圈。为此,需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先进性评估机制,切实保障技改投入能够真正转化为质量效益的显著提升。

二是着力规避“新兴产业配套空心化”问题。在推动企业积极引进高端设备的同时,同步推动配套企业更新设备,加大工业软件研发力度,强化本地零部件配套,杜绝“高端设备孤岛”现象。

▲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高端摩托车生产数字化车间里执行不同任务的AGV小车按计划行进。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设备更新的最高境界,是让“一家换”带动“一片活”,让钱花得物超所值。重庆可通过引导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提升设备更新的综合效益。

单点突破“带动链”以鑫源汽车为例,其在设备更新方面成效显著,企业90%的零部件实现本地配套。通过更新设备,鑫源汽车提升了自身生产制造能力。本地零部件供应商为满足需求,也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升级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

这不仅使鑫源汽车生产成本下降15%,还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升级,从最初的设备更新需求,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形成了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反应”的良好产业发展局面。

技术共享“开外挂”重庆钢铁运用5G技术实现物流成品智能化配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多类数据直接管理,完成生产端智能改造与柔性化生产。这不仅提升了其自身质效,还为同行输出了技术与经验。其他钢铁企业可参考数据管理、柔性生产改造等方面,推动钢铁行业整体智能化升级。

树立更新“模范生”重庆飞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长寿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的重要配套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不仅盘活了闲置产能,帮助20多家新材料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还成功实现换热气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大幅降低投资成本,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15.8%。类似的成功实践还有很多,发挥相关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或将带动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设备更新。

未来十年,诸多产业将在“设备更新”的推动下,经历一场“生产力要素的基因重组”。随着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也将成为工业企业的集体行动。

重庆能否打好这场设备更新的硬仗,关乎城市未来的产业竞争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向,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代修凤   审核: 郑钰潇 主编:饶思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