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海涛:“等隔离完,爸爸第一件事就是给你买玩具”

重庆日报全媒体 李珩 龙帆 2020-02-10 18:19

  2月10日9:30,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摘下面屏,李海涛深吸了一口气。当天,是他和王进“出仓”的日子。作为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海涛在里面待了20天。从接到通知到进入病房,他甚至没来得及给儿子买他心仪的乐高积木。

  迎接李海涛的是一辆救护车,他将到医院指定地点医学隔离14天。上车前,他喃喃说道:“等隔离完,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买玩具。”

binary_middle (8).jpg

▲2月10日,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批离开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王进(左一)李海涛(左二)走出病房。记者 龙帆 摄

  20天的坚守 他想当一个说话算数的爸爸

  当天上午10:14,经过近1个小时的交接工作和紧张的消毒工作后,李海涛走出了病房。

  个子高高的李海涛戴一副眼镜,口罩、帽子,将他遮得有点严实。为避免交叉感染,他没敢通知家人来现场。其实,在进隔离病房前,他就告诉家人:“这是我的使命,我必须上!”

  但对于5岁的儿子,他始终觉得有亏欠。就在进隔离病房前一天,他陪儿子上街,当时儿子看中了一款乐高积木,“但我没有给他买,我告诉他等过年的时候再给他买。”李海涛说,没想到第二天他就进了隔离病房,自己食言了。

  等隔离结束后,李海涛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买当时看中的那款玩具。“我想当一个说话算数的父亲,虽然他现在可能不理解,我希望等他长大了能明白他的父亲做了一个有担当的决定。”

binary_middle (10).jpg

▲2月10日,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批离开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王进(车上右一)李海涛(车上左一)乘坐救护车到医院指定地点医学隔离14天。记者 龙帆 摄

  他们是逆行者也是英雄

  和李海涛一同出仓的还有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王进,为欢迎他俩出仓,同事们特意高高举起一条“你们是逆行者,也是英雄”的横幅。

  时间回到1月21日晚上8点,正在吃着泡面的王进突然接到了通知,需要立即进入隔离病房。

  “我是第一批进入到隔离病房的医护工作者,挑战还是很大的。”王进说,最难的是刚进入隔离病房时,压力大,诸事繁杂。但此时的王进并未退缩,作为一名党员,她深知肩上的责任,于是,她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一方面她要建制度、拟流程,另一方面还要和病毒面对面对抗。

  21天后,王进也出仓了。她的想法是,等14天隔离结束后,她想请愿去武汉第一线。

  她亲手为丈夫整理行李箱

  李海涛和王进的出仓,就意味着会有新鲜血液的补充。这个人就是该院骨科一病区的严小林。

  早在1月22日,严小林就报了名。不过因为专业是骨科,而隔离病房需要的是呼吸与危重症科的医生和护士,所以严小林被刷了下来,成为预备人员,等待医院的调配。

  从大年初三开始,严小林就一直在医院正常上班,也会不时向妻子刘雅若打听隔离病房里的消息。刘雅若是该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一名护士。

  2月8日是元宵节,严小林接到了进隔离病房的通知。当天晚上,刘雅若刚从医院下班回到家,就看到丈夫一脸严肃地坐在沙发上,明显心里有事。“我当时就猜到了,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但我能理解,也支持他。”刘雅若害怕丈夫准备得不细致,就主动帮丈夫整理起了行李箱。

  “衣服就准备了宽松舒适的类型,还有就是要注意保暖。因为在隔离病房里工作都是超负荷,一忙起来就是五六个小时,而穿着防护服很容易出汗,衣服打湿了就很可能着凉,所以还要透气轻薄一些。”

  其实,刘雅若的心底也有一个小秘密,她比丈夫还要早一天递交请愿书。担心出现夫妻两同上战场的情况,她把父母和1岁多的儿子送回了老家。

  “你要保护好自己!”看着丈夫远去的背影,刘雅若大声叮嘱着,泪水夺眶而出。

编辑王君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