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基层减负要善于“做加法”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9-05-30 13:30:33 | 编辑:罗建军

      敖永春 陈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当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依旧存在,极大地增加了基层工作的负担,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基层工作松绑减负,不是放任自流“做减法”,相反要更加积极有为,不断努力“做加法”,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基层减负要在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上“做加法”。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针”,是将上面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情有机结合、有效落实的“推进器”。由此可见,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工作的实际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与管理力度,特别是选调生等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的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但不可否认,少数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始终是限制其效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也是致使基层工作难以开展、局面难以打开的重要原因。少数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手足无措、方法简单,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基层工作的负担。面对如此现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基层干部相关技能培训,努力增强其干事创业本领,强化执行能力,才能提升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其次,基层减负要在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上“做加法”。基层干部负担重、压力大,相当程度上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当前,基层工作中的“留痕管理”就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形式主义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其实质是思想问题。为此,要在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上“做加法”,杜绝形式主义等歪风邪气蔓延扩散。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加强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体制化、常态化,进而坚定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引导其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破解利己主义与“官本位”思想,有效缓解基层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基层干部警示教育的力度。针对现阶段基层干部队伍中出现的形式主义等问题,要科学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具体事例进行教育,要敢于抓典型、树标杆,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鼓励一个、带动一片的实际效果。

      再次,基层减负要在基层干部的激励关怀上“做加法”。基层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动辄实施签订“责任状”等问责机制,更是限制了基层干部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干部管理也是一门艺术,要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组织的温度。正如《通知》所言,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去试、大胆去闯,走出一条适应本地区发展的特色路子,严禁采取“一刀切”方式,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此外,部分基层干部在偏远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工作压力较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他们的激励关怀,给基层干部更多的关爱与信任,用党和国家的“温心”换基层干部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决心”,继而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的事业心与进取心,促进基层事业的蓬勃发展。

      最后,基层减负要在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做加法”。“为政以公,行胜于言。”无论各项减负方针政策制定得多么完善科学,其实际效力仍需通过贯彻落实才能得以彰显。基层减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归根结底,树立正确的“落实观”始终是有效减负的重要法宝。事实上,诸多省市针对基层工作任务重等问题已出台了相关减负规定,但由于部署落实不到位、督查监管不彻底,往往呈现出“虚落实”“假落实”“口号式落实”等现象。针对类似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强化监督执纪,努力找问题、明责任、强落实,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有效解决“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的问题。坚决避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检查落实检查等行为。坚决抵制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等乱象。此外,上级部门在督导检查过程中也要亲力亲为,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切忌采取开开会议、翻翻材料等走马观花式的检查方法。要严格监督减负落实情况,察实情、问实效,努力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从而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