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多招一个不多,少招一个不少,硕士生成鸡肋了吗?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8-12-16 14:30:15 | 编辑:孟涛

      中国科学报微信公号消息,2019年硕士入学考试在即,本科生的课堂上反常地鸦雀无声,但学生专注的,不是老师的授课,而是面前的考研辅导材料。

      学生们的心态很简单:马上都要考试了,临门一脚很重要,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与学生们的努力参考的状态不同,许多导师们却是另一番心态:一些“90后”研究生基础差,主动性弱,学习动力不足,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实习、兼职、考“碗”。

      与付出的时间、精力相比,导师们指导研究生投入、产出越发不成比例,多一个研究生不多,少招一个不少,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通常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由导师来定,数据、软件需要导师准备,操作步骤需要导师反复示范才能掌握,小论文、学位论文需要导师反复修改才能过关,这是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获得文凭的必然之路。

      并非热爱科研,仅是为了逃避就业,这样的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

      在国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安安心心地在高校待几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拿张“敲门砖”文凭,比如考个体制内饭碗,再顺便学点东西。这本也无可厚非。

      然而,这种选择对于导师来说,可能就是一场悲剧了:在科研绩效门槛日益升高的背景下,招来的研究生非但不能为科研绩效的大厦增砖添瓦,反倒消耗了不少资源,自然视硕士招生为“鸡肋”了。

      从责权利均衡的角度看,任何一件责权利不对等的事物都难以持续下去。

      在高等院校过分追求科研绩效的情况下,如果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研产出质量低下继续维持,必然导致导师对硕士生的关注、投入持续下降,引发硕士生培养质量进一步下滑。

      在欧美国家,硕士只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中间状态,而我国则把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位。

      如果在高校扩招之前,硕士生培养方向与就业选择尚能保持较高相关性,在硕士大幅度扩招背景下,再将其作为培养科研人才的培养定位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

      因此,从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看,也许取消硕士生这一不尴不尬、培养目标含糊不清的层次,适当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对于国家科研创新战略、对于导师个人来说,都是个明智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看,国家重视本科教育、西湖大学侧重培养博士生的做法,都有其合理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