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多方位发力助脱贫攻坚:发挥教育优势,找准“贫根”对症下药

重庆日报客户端文秀月 刘进 刘唐2019-05-17 11:40

1.jpg

  ▲学校学生为村民义诊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骨头”的关键时期,高校有责任进一步发挥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下,针对贫困地区呈现出的人才、医疗、产业等“短板”对症下药,形成了可借鉴的“扶贫样本”。

  深入贯彻落实在重庆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庆三峡医专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既“扶志”又“扶智”,为贫困地区的卫生事业统筹发展和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多方位发力使百姓受益。

  聚焦人才短板

  为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输血造血

  “我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4年了,一直未能如愿,在快要放弃的时候重庆三峡医专派来的教师们让我看到了希望。”巫溪县凤凰镇卫生院职工郑发兵开心地说,学校特地安排了20多名高级教师来巫溪为他们开展了长达10天的考前培训,通过培训他终于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对从医之路更有信心。

  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等条件限制,巫溪县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的医生不足30%,个别乡镇卫生院甚至还出现无执业医师的现象,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健康脱贫工作的最大障碍。

  扶贫先扶智,重庆三峡医专决定首先为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输血造血。

  据了解,在“输血”上,该校采取两种形式推动人才智力输出。一是面向巫溪县各乡镇卫生院通过订单定向培养模式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的应届毕业生。二是将巫溪县人民医院作为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通过人员互聘、人才共管的方式,以点带面,带动该县卫生人才良性发展。

  在“造血”上,则采取多种形式对现有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再培养,包括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把部分卫生人员纳入学校学历提升帮扶范围,通过接收天元乡卫生院卫计人员到学校附属医院进修等方式,做到应培尽培。

  通过“输血造血”,重庆三峡医专已为巫溪县输送基层卫生人才220余人,培训基层医务骨干246人,目前巫溪县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通过率提升了36个百分点,执业医师考试最终通过率提升了33个百分点,帮扶成效显著。

  聚焦医疗短板

  多管齐下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由于巫溪县贫困乡镇中因病致贫的人数占比较大,要拔掉“贫根”还需进一步聚焦医疗短板,让村民在家门口看好病。

  “我身上的老毛病多,10多年一直来来回回往乡卫生院跑,省吃俭用的钱都用在吃药上了。”巫溪县天元乡吉龙村4社村民刘世香感叹,还好这两年乡卫生院在重庆三峡医专的帮助下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校还多次派专家来乡里开展义诊活动,自己的胃炎经过专家治疗差不多治好了,肝囊肿、血管瘤也得到了专家会诊,心里头的大石头落了地。

  天元乡卫生院院长王基翔表示,天元乡是深度贫困乡镇,相对医疗条件落后,但是这两年重庆三峡医专不仅送来了全新的医疗设备和办公设备,还选调了多名年轻骨干医生到该校进修,真正从实处让群众得到了帮扶。

  除了提供医疗设备、提升卫生人员从业素养和技能之外,重庆三峡医专还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与巫溪县进行合作,在巫溪县胜利乡打造中医药康养示范小镇,通过共建巫溪药用植物观光示范园、共建康养体验中心、共同传承推广中医药文化并开发N项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以康养旅游带动传统中药材产业发展。

  胜利乡党委书记夏海泉谈到,特别是通过在堑场村打造中医药康养中心,开展健康体检、推拿按摩、艾灸等特色医疗服务以及中医特色养生保健功法,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让村民和游客都能受益。

  聚焦产业短板

  拓宽新路促增收 村民荷包鼓起来

  针对巫溪县天元乡农副产品“愁销路”的困境,重庆三峡医专将天元乡农副产品引进了学校食堂,并在学校开设“巫溪小店”,农产品日均采购量逾1.5吨。天元乡村民激动地说,种的产品不愁销量了,钱包鼓了,日子更好了。

  事实上,在针对巫溪县的扶贫中,重庆三峡医专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技术、平台及人才优势,建立起以精准脱贫为目标的“医疗+农业”的帮扶模式,形成了政府项目主导、学校技术支持、企业共同建设的“校地企”产教融合模式。

  产业兴才有经济兴。除了与巫溪县全面开展产教融合帮扶外,重庆三峡医专还对万州冒水村、奉节县七曜山土家族聚居区进行了帮扶,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该校帮助冒水村发展晚熟青脆李1100亩、脆香核桃400亩、前胡600余亩,实现了长期产业致富和中短期副业增收双管齐下,切实提高了该地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帮扶冒水村94户336名建卡贫困户摘帽脱贫。

  该校还通过产学研结合帮扶奉节县,以助推奉节县七曜山土家族聚居区中药材产业链建设为切入点,搭建集中草药资源保护、中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仓储、养护、销售一体化的重庆市七曜山中药材产业链开发平台。

  目前,“重庆市七曜山中药材科技专家大院”成为市级中药材科技专家大院,奉节县七曜山土家族聚居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川党参、湖北贝母产区和全国川牛膝、大黄的主产区,这里的经济发展势态可谓红红火火。

  据悉,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重庆三峡医专还选派3名中层干部到丰都县高家镇太运村、龙孔镇大面场村和江池镇关塘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们“心在村、身在村、干在村”,扎根扶贫一线服务当地群众,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扶贫故事】

  医疗教育“双保障” 扶贫浇开“幸福花”

  4月19日,走马镇冒水村建卡贫困户残疾孤女杨昌琴家里迎来了3位亲近的“熟人”,他们是重庆三峡医专党委书记周建军、重庆三峡医专驻冒水村“第一书记”陈涛以及帮助杨昌琴做康复治疗的教师冉倩。“再过段时间把拐杖取了就可以和同学一样走路了!”刚动完左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杨昌琴激动地说。

  这动人的场景也是重庆三峡医专帮扶杨昌琴4年来入户走访常见的一幕。

  18岁的杨昌琴两岁时因为无人照看不慎摔坏了髋关节,因为家庭贫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致使最终致残,双腿相差达8厘米。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养父又不幸去世,14岁的杨昌琴失去了她唯一的亲人。

  经过多次走访后,4年前,重庆三峡医专对杨昌琴制定了详细的精准帮扶措施,周建军多次与重庆医科大学骨科专家会商,决定在杨昌琴18岁骨关节发育定型后实施手术。为了解决高达8万余元的手术治疗费用,陈涛也积极联系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专家,并号召职工爱心募捐,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今年3月,杨昌琴完成了左侧髋关节置换手术,预计6月就能正常行走。

  事实上,除了帮助杨昌琴实现正常行走这个本来难以实现的梦想外,多年来陈涛一直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她。

  在给予精神支持和物质帮助的同时,陈涛还鼓励引导杨昌琴到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学习职业技术,积极与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校长接洽,为杨昌琴开辟了“绿色通道”,支持她学习康复专业,并安排辅导员加强对她学业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心。去年9月,杨昌琴成功踏入学校开始学习。

  腿好了,有学上了,工作有指望了,这对于杨昌琴来说就是梦想照进现实。

  医疗和教育的精准帮扶让杨昌琴的人生实现了改写。杨昌琴说:“感谢的话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我希望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把爱心传递下去回馈社会。”

  文秀月 刘进 刘唐 图片由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供

编辑柏云辉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