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光明乡愿”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在梯子村进行调研调试。受访者供图
有了智能调节系统的加持,路灯也会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路上的车流、人流进行实时的亮度调整,实现更加节能。2月25日,在大足区季家镇梯子村,村民们就围在这样一盏新安装的“AI路灯”下看稀奇,该路灯正是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光明乡愿”项目的成果。
“光明乡愿”项目负责人、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向玉麒是重庆人,他告诉记者,在团队此前的调研中发现,过去,大足区季家镇梯子村的路灯均为白炽灯,耗电量较大,当地希望能寻求到一种更加节能的照明方式。
“现在AI不是特别火吗,我们就想着开发一个集成先进人体识别和智能路灯控制的系统。”向玉麒介绍说,和传统的路灯控制系统不一样,这个系统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预测人流、车流量,自动调整路灯的亮度。“比如,在人流稀少时,系统能自动降低亮度,而在预测到较多行人或车辆时,亮度会相应增加。”
据悉,寒假期间,包括向玉麒在内的“光明乡愿”项目团队已针对梯子村现有路灯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根据路灯分布情况和村民的需求,完成了软件程序的调试,安装了首座试验路灯。运行结果显示,使用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后,一盏路灯比过去可节约40%的电能。后续,团队还将在路灯节能效果、推广可行性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完善。
编辑:代修凤